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刊《支部生活》主办

传递中央和省委声音的重要喉舌

联系基层组织和党员的重要桥梁

交流和展示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观察当代山东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山东党建网
微信
手机版

民生大如天

来源:山东《支部生活》2024-10-18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山东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落细一项项改革举措、一张张“民生清单”、一件件民生实事,在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全力稳就业促增收

  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就业大省,山东把就业作为民生领域改革的牵引工程,健全就业优先政策体系,加快建设高质量充分就业省份,全面激发就业工作的新动能、新动力。

  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多渠道就业,搭建“百县联百校”、“职通央企”、“就选山东”等对接交流平台,广设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打造“政、行、企、校、家”五位一体促就业模式,拓宽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

  大力培植新就业增长点,实施就业岗位与职业能力更新工程,启动实施“创业齐鲁”三年行动,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快培育就业新动能。

  推进农村劳动力多元化流动,集成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改革,坚持外出就业、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就业多向发力,多措并举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

  加强困难群体兜底性帮扶,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完善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办法,健全城乡公益性岗位安置制度,确保城乡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聚焦重点群体就业培训,山东打出了稳就业促增收“组合拳”。今年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7%。

  不仅如此,山东还构建起“6+1”就业公共服务网络,即“省、市、县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农村务工人员服务中心+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6个中心、“社区(行政村)家门口服务站”1个站点,打造形成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济南市济阳区,一些面临生存困境的村办幼儿园,受益于镇村一体化改革,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镇域内实施“一个法人、多个园区”的管理模式,将各小学附设园改为镇或者街道中心幼儿园分园,实行中心幼儿园园长负责制……济阳区的创新举措,有效提升了农村幼儿园办园质量。仅师资来说,2019年以来招聘农村幼儿教师多达310人,农村幼儿教师编制占到了全区幼儿教师编制的四分之三。

  实施农村学前教育镇村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正是山东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加快建设全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的一个缩影。

  “十四五”以来,全省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339所,新增公办学位32万个,高质量完成了2121所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整治任务。截至目前,省级一类及以上优质园占比达60.2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93.85%,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超过62%,比教育部2027年达到60%公办率的要求提前了3年完成。

  而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方面,一体改革、共建共享的思路也大有用武之地。荣成市组建4个城乡共同发展联盟,通过管理互通、资源共享、教学联动、捆绑考核等手段,推动联盟成员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升。同时,在全省率先成立教师成长学校,开设8个名校长工作室、292个名师工作室,定期组织专题培训。

  如今,随着强校扩优行动的深入实施,山东已建立校际间、城乡间、区域间的教育集团、联盟1926个,覆盖82.3%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除此之外,山东还大力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教育强镇筑基行动,“十四五”以来重点面向乡村薄弱学校投资349亿元,实施校园校舍类项目4857个、设备购置类项目9243个,乡村学校标准化建设程度大幅提升。

  提升医疗保障水平

  提高居民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设置参保缴费后固定待遇等待期,优化学生、新生儿参保和待遇享受政策……明年起,山东人的“救命钱”将有新变化。

  这些举措,来自于8月中旬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山东通过加快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将“病有所医、医有所保”的保障网织得更牢更密。

  困难群众因为收入有限,参保和看病就医压力比较大,分层分类资助必不可少。山东对特困人员、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进行全额资助,对低保对象以及符合条件的低保边缘家庭成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进行定额资助。去年,共有83.1万困难群众享受到医疗救助待遇,累计减轻费用负担17.8亿元、人均减负2000多元。

  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健康山东建设的重要任务。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陈国锋表示,山东积极推动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让群众就近就能享受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为进一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山东力争到今年年底,所有三级公立综合医院、50%以上的二级公立综合医院全部实现门诊及住院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共享。

  “一老一小”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山东是老龄人口总量最大且老龄化进程较快的省份,如何让老年人的生活更有质量、生命更有尊严?山东压茬推进长期护理保险改革试点,在2021年实现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在2022年全面推开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全省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超过5173万人。

  而在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方面,山东彻底打通了新生儿参保登记、保费缴纳和待遇享受的全链条。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10350名新生儿通过出生医学证明参保缴费,其中478名新生儿发生医药费用417.71万元,统筹报销228.75万元。(岳远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