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踏层峰辟新天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担当实干勇争先
厚望如山,使命如磐。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关头,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山东视察,为山东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始终不变的是深情厚望,一以贯之的是信任重托。“牢记嘱托走在前,一以贯之抓落实。”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表示一定把总书记的肯定勉励、谆谆嘱托,转化为实干担当、锐意进取的强大动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
走在前,挑大梁——
塑造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
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山东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重要示范意义,担负着“挑大梁”的重大责任。独特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历史底蕴,使山东的现代化实践,涵盖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本质特征。
这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光荣的使命。
要求更高、目标更高、标准更高,肩负的任务更重、担子更重、责任更大。“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山东第一时间召开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全省领导干部会议,明确要逐一对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山东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锐意进取、积极作为,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
5月27日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议,既是一次学习贯彻会,也是一次谋划部署会。着眼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指示要求,会议审议通过《实施先进制造业“2024攻坚提质年”工作方案》,强调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开展先进制造业攻坚提质,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全面释放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效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注入强劲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指明了方向。”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孙海生表示,将以实施科技创新赋能标志性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为契机,坚定不移以科技创新之“进”,拓产业创新之“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引领构建具有山东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风劲海天阔,帆满稳驭舟。继续推进“三个走在前”,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成为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习近平总书记为山东发展把舵定向,赋予山东在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中新的使命任务。
日前,为推动生态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山东建成了全国首个省级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和环保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平台。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侯翠荣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引,大力推进绿色环保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抓改革,促发展——
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初夏的黄海之滨,海风习习,波涛阵阵。
薄雾轻笼下的山东港口日照港一派繁忙景象:一艘艘巨轮进港靠泊,一座座桥吊擎臂而立,一辆辆无人驾驶卡车往来穿梭……
1982年开工建设、1986年开港运营的日照港,近年来大力推进智慧化、绿色化建设,已成为全球“最年轻”的5亿吨级港口、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今年一季度,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6.7%,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5.3%。
回忆起向总书记汇报时的情景,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难掩激动地表示,总书记的肯定更加坚定了推进港口绿色智慧转型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从总书记的凝神远眺中,我深深感受到总书记对港口发展寄予的厚望。”山东省港口集团总经理李奉利说,山东港口人一定牢记嘱托,积极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贡献港口力量。
山东地处开放前沿,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不仅拥有便利的海上通道,也是“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
香江之畔,狮子山下,宾朋满座。鲁港澳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又一次牵手——2024港澳山东周期间,签约外资类合作项目69个,总投资额超100亿美元。
“山东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正敞开怀抱迎接四方宾朋。”山东向香港和澳门各界友好人士发出邀约,在新时代续写鲁港澳合作新篇章。
越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越是充满风险挑战、需要付出艰辛努力。敢做善为的齐鲁儿女,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奏响以改革破难题、以开放促发展的精彩乐章。
扛责任,拓路径——
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文章
时下,齐鲁大地麦浪翻滚、机声隆隆,丰收画卷自南向北、由西向东次第展开。
山东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三农”工作十分关心,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推动粮食增产提质,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拓宽共同富裕路径”、“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献计出力。
确保粮食安全,减少粮食损失浪费,生产环节大有文章可做。“我们将加快补齐农机化发展短板,做实做细机收减损巩固、挖潜、提升工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武杰说,山东通过持续调动地方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积极性,狠抓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团队作战”和农业防灾减灾、高产示范,全力推动夏粮增产丰收。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做好融合文章。5月25日,潍坊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审议了《关于全面提升融合化发展水平 更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的意见》。潍坊市委书记刘运表示,将持续拓展创新“三个模式”,突出强化产业支撑,抓好和美乡村建设,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更高水平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
“总书记指出,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这让我们对村里的发展信心更足了。”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耿遵珠说,将继续加强村庄整体规划,持续推动融合发展,走好共同富裕的道路。在进一步擦亮“耿店”、“棚二代”产业品牌的同时,做大预制菜加工厂项目,打造具有鲁西特色的预制菜品牌。
担使命,兴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高地
凤凰花开的季节,火红绽满枝头,洋溢着火热激情。
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山东展区以“好品山东 黄河大集”为主题,150余家企业“搬家式”展出,2000余种产品闪耀鹏城,参展企业数量、产品种类、签约项目、新产品发布、配套活动均创历届之最。
“老树新芽”的非遗,“翘楚云集”的好品,“实力圈粉”的文创,“多维沉浸”的体验……与文博相拥,山东着笔的是一场关于创意与想象的文化盛宴,一部关于自信与繁荣的鸿篇巨制。
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寄予厚望。
“要对标对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要求,围绕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高地,研究制定具体举措。”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表示,要狠抓各项任务落实,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交织下的沂蒙大地,在文化繁荣上大有可为。临沂全市上下将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推进党群同心新实践,保护红色遗址,挖掘红色文化,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深入推进乡村文明建设,深化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感到责任深重。”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教师李霞说,将把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让新时代思政课绽放新的光彩。
重实干,谋幸福——
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
碧海蓝天间,一条绿道蜿蜒向前。摄影爱好者、骑行爱好者、拍婚纱照的恋人、携手散步的老人……日照阳光海岸绿道风光旖旎,人们在这里享受着休闲时光。
蔚蓝的大海、金色的沙滩,吸引了越来越多周边地区的新人来拍婚纱照、举办婚礼。目前,仅东港区婚恋产业相关市场主体已达1200余家。
“作为文旅工作者,我们一定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打造滨海旅游、婚恋旅游、体育旅游等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满足市民游客的文化旅游需求。”日照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希满怀信心。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烟台市牟平区大窑街道新福村的杜旭,是村民眼中“爱折腾的农场主”。他积极参加新型农民创业培训,成立了家庭农场,注册了农产品商标。
“现在国家的农业扶持政策越来越多,我是区农广校和农业农村局的常客。”杜旭直言,只要是积极向上地“折腾”,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越来越幸福。
“总书记对基层干部深切关怀,让我倍感振奋,也深感重任在肩。”回乡工作的曲阜市尼山镇南辛中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孔凡轲说,基层工作虽不易,但年轻是资本,一定继续扎根基层,用自己的真诚服务和经验积累来造福人民。
“一定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可持续制造中心研究生实验室团支部书记呙程祥与孔凡轲有相似的感受。
长风浩荡响云天,潮起东方涌向前。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站在新的奋斗起点,山东比任何时候都有信心书写新的历史,一步一个脚印把总书记为山东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岳远攀 魏刘美慧 苑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