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第一县”如何“滕”飞
作为鲁西南县域经济的“排头兵”,“滕州”二字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论工业,它有“化机锂医数”五大产业集群;论农业,它是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论文化,这里湖山皆有名,还有一队博物馆。有人称它为“全能选手”,不无道理。
机床被称为“工业母机”,是“造机器的机器”,在高端制造产业中拥有核心地位。清峦福兴工业科技集团就是这样一家“工业母机”制造企业,其所生产的五轴车铣复合机床,加工精度可达0.005mm以下,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精密模具等高端领域。
滕州有“中国中小机床之都”之称,有400余家机床生产及配套企业,形成了涵盖金切机床、锻压机床、工程机械等11大类、1000余个品种的完整产业链,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近几年,滕州乘“机”而上,锚定机床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促进机床产业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数据显示,2024年滕州智能制造产业园产值突破400亿元,数控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5%。
与机床产业同为支柱的,是化工产业。走进兖矿鲁南化工的控制中心,大屏幕上跳动的生产数据揭示了传统煤化工的“进化密码”。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企业将气化炉运行状态实时映射到虚拟空间,使故障预报准确率提升至95%,每年减少非计划停车损失超3000万元。
用数据流重构生产流,让“傻大黑粗”的化工业变得“聪明精细”,这样的转型故事正在滕州的众多化工企业同步发生。
滕州是我国新型煤化工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国新型煤化工的摇篮”。近些年,瞄准化工新材料这一主赛道,滕州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所生产的聚丙烯、EVA光伏料等产品市场份额位列全国前三。
有人说滕州的经济亮点,本质上是产业规划的胜利。此言不虚。眼下,滕州的产业正在加快转型升级中。当地前瞻布局“化机锂医数”——化工与新材料、机床与高端装备、锂电与新能源、新医药与医养健康、数字经济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五大产业集群,以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
数据最有说服力。今年上半年,滕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1%,增速大幅领先全国5.3个百分点,GDP以6%的增速稳健增长。“化机锂医数”产业集群正被锻造成县域经济增长核心引擎。
滕州是山东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有176.5万人。今年上半年,滕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08元,增长5.1%,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增速5.7%,高于城镇。
透过居民收入增长状况可以看出,滕州不仅工业亮眼,农业也引人注目。
以界河镇的马铃薯产业为例。作为全国重要的马铃薯核心产区,界河镇创新推行“两薯一粮”种植模式,种植面积达13万亩,年产优质土豆4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亿元。
种植只是开始,从田间到舌尖才是界河镇的追求。福凯马铃薯深加工项目将马铃薯转化为直供国际快餐巨头的法式薯条,附加值提升3倍以上。
依托马铃薯产销集散优势,界河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0多家,涵盖种薯供应、市场交易、冷链物流、技术服务等各环节。每年土豆收获季,分拣、装袋、运输……全镇带动临时用工超5万人次,人均增收1万多元。“土里刨‘金疙瘩’,打工挣‘薪金’”是当地的写照。
用一个小土豆撬动一个大产业,界河镇因此获得一系列荣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中国最具特色农业十佳镇、山东省农业产业强镇……“滕州马铃薯”声名远播,交易辐射全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荣获“2024年度最具影响力蔬菜区域公用品牌”称号。
界河镇的马铃薯产业是滕州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滕州是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大农业”理念为引领,坚持片区化建设、融合化发展、全域化覆盖,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打造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新范式。
2024年,这里的小麦最高单产达890.1公斤,创全省最高纪录;玉米深加工项目带起一个产业集群;中草药、食用菌、鲜切花等产业蓬勃发展;洪绪、姜屯获评全省特色优势食品产业强镇。
世界首颗量子卫星以“墨子号”命名,流传了2000多年的“鲁班锁”作为国礼走向全球,而它们都从滕州“出发”。
滕州历史可追溯至黄帝时期,拥有距今7500年的北辛遗址,是“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造车鼻祖奚仲和“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的故里。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班门弄斧”“墨守成规”“毛遂自荐”“脱颖而出”等多个成语故事都出自这里。
源远流长的历史给了滕州丰富的文旅资源。如今,这里有2个国家一级博物馆、4个国家二级博物馆。墨子科技文化城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往“打卡”。
在滕州,游客除了能看到全国最大的县级博物馆群,还能领略到微山湖红荷湿地的诗情画意,体验到田园生活的惬意安然。
每年夏天,滕州都会举办微山湖湿地红荷节。此外,结合山水田园,滕州还打造了一系列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
比如,“龙湖月色”。滕州有座龙山,山势如龙,蜿蜒十多公里。滕州在这里因地制宜建设了“龙湖月色”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片区,规划了乡村运营中心、望湖公园、美食街等多个项目,汇聚了果蔬采摘、休闲观光、亲子游玩等多种业态。在这里,游客可饮茶、观湖、露营,品一品“归隐”的滋味。
不管是工业、农业还是文旅业,滕州能有所成,能长居全国百强县榜单,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
滕州自古为交通要道,素有“九省通衢”之称,京沪铁路、京台高速、日菏高速、104国道、京杭大运河等交通动脉穿境而过,到北京、上海只需2.5小时,是连接长三角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的重要节点。目前,滕州市道路通车总里程达3430公里,便利的交通网络是托举县域经济腾飞的重要力量。
从工业,到农业,再到农文旅融合,滕州的发展一直在坚持“全能”赛道。《2025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显示,全国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基本形成二产和三产“双轮驱动”格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避免工业化思维对乡土文化的消解、在城乡融合中保留住乡村肌理与传统智慧?或许,“全能型发展”的滕州能蹚出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