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刊《支部生活》主办

传递中央和省委声音的重要喉舌

联系基层组织和党员的重要桥梁

交流和展示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观察当代山东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山东党建网
微信
手机版

“单项冠军”看山东

来源:山东《支部生活》2025-07-11


提起山东,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孔子和大葱。孔子,文化的名片;大葱,农业的代表。所以,当看到“单项冠军第一省”的字眼时,你可能会有“小小的震撼”甚至疑惑:山东这么厉害的吗?又是重新认识山东的一天。

山东对外的品牌形象中,工业并不像文化和农业那么广为人知,但就是在人们不那么注意的地方,山东长出了一大批“冠军”。

特锐德首套220kV预制舱式大模块海上平台升压站

制造业单项冠军,是指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或国内前列的企业。

单项冠军代表了某一制造业细分领域最高发展水平、最强市场实力。多项研究表明,单项冠军企业的平均利润率是普通工业企业的2倍以上,平均研发强度远高于规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可以说,一个地方单项冠军企业越多,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越强。

毋庸置疑,山东的制造业,很有竞争力。

项目全

235,是目前山东所拥有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的个数。这个数字背后,有一个更强的数字——41

我国是全球唯一拥有41个工业大类的国家,山东是唯一集齐这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换句话说,山东是全球唯一拥有最完整工业体系的省份。

从纺织、建材、食品、化工,到造纸、冶金、能源、装备制造,再到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你能想到的制造业,山东几乎都有;你想不到的制造业,山东可能也有。

国家能源集团海上风电B2场址

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山东能够独立完成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全过程生产。举个例子,山东能从挖一吨铁矿、炼一炉钢,到造一台发动机、组一辆整车,再到出口销售,一路完成闭环,整个过程几乎不需要省外配套。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长出“冠军”。

换个角度,其中任一环节长出“冠军”,还可能带出一串“冠军”,毕竟任何一个环节拉垮,都不可能产出理想的终端产品。

比如潍柴动力,造发动机省内有铸件厂、控制系统供应商、传动部件制造基地等扎实的配套供应;比如魏桥集团,在铝材板块有自己控制的电厂、氧化铝资源和运输通道等。

齐全的工业门类、扎实的配套生态,能产生“1+1>2”的集群效应。不同产业之间相互协作,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形成良性循环。同时,面对市场变化,也能迅速调整,灵活应对。

北京冬奥会上的首台国产雪蜡车,制造之初没有经验可借鉴,山东4家冠军企业通力合作,只用短短一年就实现了从概念、设计到制造、下线的突破。

所以,全国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山东,也涌现出了全国最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正所谓“面大、水深,则鱼多”。“235”是从“41”上长出来的。

中车四方股份公司高速动车组车体生产线

这种特点从山东的“冠军大市”也能看出来。青岛拥有35个工业大类,潍坊有37个,淄博有40个……各有各的配套,各有各的产业集群。进入都市圈时代后,相邻城市“强强联合”,发展更是如虎添翼。

“大而全”的工业底座是山东制造业的底气,所以山东也在持续“夯实底座”,不断强链补链延链,以链促群,以群促新,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有米不愁炊,目前,山东不仅是“单项冠军第一省”,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也居第一位。

耐力足

跟全球同行竞争,甚至要引领全球细分市场,没点真本事根本上不了竞技台。

真本事从哪儿来?长期主义的积累和沉淀。

观察山东的冠军企业,不少都出自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化工等传统行业,大都很“老”。比如鲁泰纺织、通裕重工、万华化学等;再如魏桥集团、潍柴动力、新华医疗,亦是。

“老产业”虽然不时髦,但却“稳当能打”,擅于在几十年的打磨中积累技术、优化工艺、做强口碑。

国创精密风机底座

纺织业内有这样一个说法,世界上每7件色织面料衬衣中就有1件源自鲁泰,国际一线品牌若想推出有科技范儿的高档衬衣,往往会找鲁泰合作。因为鲁泰人坚持这样的发展观:只要人们有衣食住行的需求,服装纺织行业就永远是朝阳产业,永远能提升内涵。

潍柴动力专注于发动机主业,不断打破柴油机热效率的世界纪录,牢牢掌握着行业话语权。

海尔智家已获得7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行业累计最多。数量背后,凸显出海尔智家一路向上、引领行业的强大实力。

新华医疗也在越来越多的细分领域跃升为行业领跑者,高位保持市场竞争力。

细看这些企业,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十年如一日,以匠心坚守,在自己专长的领域精耕细作。

在制造业单项冠军的竞技台上,深耕细分领域尤为重要,把“一米宽”的市场做到“百米深”就是竞争力。毕竟,产品不论大小,只要质量过硬,尤其是做到独一无二,市场就离不开你。

创办于1978年的泰山体育,起初只是一家手工缝制体操垫子的家庭作坊,靠着“放长线”的漫长积累和创新发展,成为制定国际行业标准的世界知名体育品牌、全球顶级赛事供应商。

威海光威集团用20多年的创新之路,实现了碳纤维国产化替代,从世界钓具领军企业发展成为国产碳纤维行业隐形冠军。

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深耕一棵小海藻,打破国外垄断提纯海藻酸盐并产业化,年产量稳居世界第一。

凡是成功的企业,要攀登到事业顶峰,都要靠心无旁骛攻主业。就像跑马拉松,专注和耐力一样少不得。淄博有过一项统计,其拥有的国家级“单冠企业”,从事主营产品领域生产年限平均超过30年。

“马拉松”里出“冠军”。

会拼抢

纵观山东制造业单项冠军的成长历程,就像山东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

山东工业体系中,传统产业占比超七成。传统产业这碗饭不能丢,但不能长期只吃这碗饭。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必须融入世界又争又抢、会争会抢,如此才能在日新月异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脑机接口,意念写字

科技创新是不二法门。

豪迈集团在轮胎模具、气门芯、海底采油设备、风电变速箱零件4个细分领域,市场份额均居世界第一位。其从一间濒临破产的维修车间成功逆袭为“龙头”,靠的就是创新。豪迈倡导“改善即是创新,人人皆可创新,处处皆可创新”。模具钳工对坐的凳子不满意,用下脚料制作钳工专用、可旋转的小凳子,获得了创新奖;开电动车在厂内配送矿泉水的老员工,为避免铁屑扎伤轮胎,在车上加装“磁铁扫帚”,也获得了创新奖。形形色色的“创新”最终转化为产品质量改善、生产效率提升的涓涓动力。

力创科技能在电控总成系统、电控液压系统等领域打破国外垄断,主要原因也在于持续创新研发。据悉,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研发投入占比超过20%。

在这方面,企业和政府有着同向同行的默契。

在政策层面,山东下大力气向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突破,向重大标志性创新产品攻坚,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蓄势谋远,以赢得发展主动。

山东滨海能源有限公司风光储智慧能源示范基地一期300MW项目

现如今,山东有2659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807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6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今年力争新培育国家级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300家左右。

这套从创新型中小企业到制造业单项冠军的梯度培育,正为山东制造业源源不断地输送发展新动能,有力支撑山东工业经济在全国工业大盘中发挥“挑大梁”作用。

创新的关键在人,未来山东要加快抢人、育人、留人,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落地山东的企业和人才发展得更顺心、舒心,充满信心,进而静下心来心无旁骛“攻主业”。(吕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