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刊《支部生活》主办

传递中央和省委声音的重要喉舌

联系基层组织和党员的重要桥梁

交流和展示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观察当代山东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山东党建网
微信
手机版

奋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来源:山东《支部生活》2024-09-18

  改革再深化,发展增动力。省发展改革委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加强经济实时监测研判、运行精准调节、政策集成供给,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研究为契机,着眼国家所需、山东所能,系统谋划实施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改革、重大平台、重大工程,以实干实绩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全力稳定经济运行。加强经济实时监测调节和形势研判,打开行业细化分析,针对短板弱项尤其是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采取有力举措精准调控,落实好进一步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的40条政策措施,确保经济增速持续好于全国。加快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六大工程”,出台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我省实施方案和专项管理办法,制定汽车、家电、家装等领域以旧换新操作细则,激发市场动力活力。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落实高速公路通行费优惠、内河航运补贴政策,进一步优化物流结构、降低运输成本。实施服务业运行调度督导机制,对重点行业“一业一策”精准帮扶;用好4亿元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对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倾斜支持;清单式推进832个重点服务业项目,确保下半年竣工200个左右,为服务业稳增长提供支撑。

  加力提速项目投资。加快实施1.5万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组织现场推进会,推动项目应开尽开、快干多投、应统尽统,力争全年完成投资超过2.8万亿元;推动3827个年度拟投产项目按期竣工投产,全年新增产值4700亿元以上。靠上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支持,抓好3433亿元专项债券资金发行和使用,推动增发国债项目、国家“两重”建设项目早开工、快建设,发挥好即期拉动效应;精准谋划大规模设备更新项目,争取更多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范围。出台实施高质量招商引资行动计划,开展10场左右省级招商活动重点推介,引进落地一批协同创新、产业合作、总部经济重点平台和高端项目。

  聚力推动产业升级。编制出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意见和行动计划,配套制定传统产业升级、新兴未来产业培育、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科技创新、财政支持等细分方案。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裕龙岛一期、万华新材料产业园尽快投产;提速石化产业重大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争取齐鲁石化鲁油鲁炼项目获批开工。聚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三样”等领域,新培育10个左右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实施100个数字产业年度重点项目。推进济南、青岛、烟台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制定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谋划一批集成电路产业高端项目,实施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探索设立专项基金、“算力券”予以重点支持。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研究出台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一企一策”推动“两高”企业能效改造提升,全面完成炼化、焦化、有色等13个行业改造任务;指导各市出台供暖燃煤锅炉清洁替代具体实施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接续替代措施。全力提速新能源开发,推动国家第三批大型风光基地项目、海上风电省管海域项目“能并尽并”,首批875.5万千瓦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应开尽开”,提速推进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项目;新上风光发电项目按比例配建新型储能,力争新型储能规模达到600万千瓦左右。坚持先立后破,建成大型清洁煤电机组135万千瓦,研究制定重点地区煤炭消费压减工作方案,有序关停退出低效小煤电机组。

  纵深推进重大战略。加快推进黄河重大国家战略33项重点任务、55项省际合作事项落地,实施东平湖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高水平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加快济南、青岛两大都市圈220个标志性项目落地,制定深度对接长三角、京津冀行动方案,谋划与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加强协作的具体措施。牵头编制新一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规划,出台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指导意见、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完成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33个片区项目建设,其余片区年底前具备开工条件。制定全面建设现代海洋强省三年行动计划,出台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指导意见,重点打造5个左右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突出抓好158个重大项目。

  持续深化改革攻坚。根据省委统一部署,研究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经济体制改革具体举措,建立清单式、闭环式落实机制,压紧压实责任,确保各项措施扎实落地。主动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开展市场准入、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促进要素跨区域、跨行业流动。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行动计划,研究激励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具体办法,全面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法律法规政策;拿出优质项目吸引民间资本参与,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渠道。深入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建设营商环境“无感监测”体系,开展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改革试点。

  坚决守牢发展底线。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重大责任,统筹做好夏粮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确保省级储备比例不低于40%。周密抓好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提前做好迎峰度冬保暖保供,确保能源电力稳定供应。深入实施社会领域六大工程,加快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通过以工代赈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扎实开展煤矿行业安全排查,防范各类事故风险。

  省发展改革委将全力打造政治机关,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大力倡树“勤勉敬业、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持续擦亮“全国文明单位”和“智慧发改 亲清服务”品牌,勇挑重担、奋勇争先,在稳增长、促发展、保安全中彰显担当,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发改力量。(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孙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