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刊《支部生活》主办

传递中央和省委声音的重要喉舌

联系基层组织和党员的重要桥梁

交流和展示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观察当代山东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山东党建网
微信
手机版

潍坊:集成改革结硕果

来源:山东《支部生活》2024-08-15

  集成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集成推进现代产业制度创新、集成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改革……一项项集成改革,成为潍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潍坊部署开展集成改革三年行动,将2023年确定为“集成改革攻坚年”,在经济领域统筹开展营商环境、现代产业、农业农村、对外开放、共同富裕、资源要素、绿色发展“七大集成改革”;将2024年确定为“集成改革突破年”,重点实施现代产业、农业农村、扩大消费、对外开放、营商环境、要素配置、民生品质等一系列“改革突破工程”……以改革的协同联动催生集成效应,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经济体制改革举措相继落地,形成了全方位系统性破解矛盾问题的改革之力,激活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构建一体高效推进机制

  集成改革涉及面广、系统性强,市县之间、部门之间能不能相互支撑、协同配合,是影响改革成效的关键。

  对此,潍坊将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作为先导,从纵向贯通、横向协同、机制联动3个维度,构建一体高效的推进机制,保障集成改革顺利推进。

  按照“市县一体、上下贯通、同步推进”的思路,各县(市、区)同步推进、高效联动,真正让改革举措在基层一线落实落地。

  在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推进过程中,建立“分级协调推进机制”、“问题解决直通车制度”,对涉及跨县(市、区)的问题,由市级专班发挥“总协调”作用,通过召开协调会、专家论证会、听证会等方式进行解决,对重大问题事项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或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解决,保障了改革有序推进。

  部门联动同向发力。通过建立由一部门牵头、多部门联动的协同推进机制,实现了“一个部门吹哨,多个部门报到”,多项改革成立了实体化运行的工作专班,建立了定期集中会商制度,集体研究解决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事项,让各项改革最大限度地释放了集成效应。

  如针对养老、医疗分属民政、卫健部门管理,“医院养不了老,养老院就不了医”的现状,融合民政、卫健职能,在部分县市探索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打通医疗服务“接入”养老机构的“最后一公里”。

  推动工作体系联动运转,持续完善改革推进机制,迭代升级述职评议、领导领衔、典型培育、督察调研等制度,构建起从“最先一公里”起好步、在“最后一公里”落好地的改革闭环系统,确保集成改革各项任务强力推进。

  重点领域改革互促成效叠加

  潍坊精准把握各项改革之间的关联点,找准堵点、痛点、淤点和共同突破口,抓住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将各项改革举措相互交织,实现改革互促、成效叠加。

  ——打通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共享。针对各部门数据信息分散、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搭建数据共享开放平台,建立了涵盖民政、医保、卫生、人社等部门的高频数据库,推动全方位数据共享应用。如在不动产登记领域,相关数据共享至住建、财政、税务、公积金等15个部门单位,有效放大了集成效应。

  ——推动政策集成、协同。单一的政策很难发挥效应,潍坊全面梳理国家和省、市出台的一揽子政策,对互为关联的政策清单整合形成“政策包”,创新政策供给方式。以集成推进现代产业制度为例,潍坊不仅接续出台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元宇宙产业发展等政策,还在配套财政体制、税收政策引导、科技创新服务、人才供给等方面相互支撑保障,构建起全领域协同、全过程联动的政策支持体系。

  ——以一个领域的改革成效带动其他领域改革推进。让各领域的改革紧密联系、相互交融,催生改革倍增效应。把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改革与优化共同富裕实现机制两项改革有机结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政策壁垒,引导各类资源流向乡村、建设乡村,既深化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改革,又探索了农民农村双增收的新路径。

  ……

  分析改革举措的内在联系,把握各项措施的关联性、耦合性,推动各项改革融合贯通、互促共进、同频共振,最大限度释放改革集成效应,集成改革不断走深走实。

  以集成改革之力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在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改革上大胆闯、率先试、出成果,各项改革协同联动,在稳增长、激活力、促转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潍坊集成改革成效日益凸显。

  作为“一号改革工程”,优化营商环境集成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目前,全市99%的依申请事项实现“一次办好”,1.1万个事项实现“免证办”;省内首推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推进机制,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30分钟以内,项目审批提速30%以上;“云服务、零见面”改革入选国家级试点,“无证明城市”建设在省内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民营经济发展20条”、“扩大消费24条”等改革举措,激发了社会投资创业消费热情,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的比重达75.2%、居全省第二位。今年1—6月,全市新增市场主体8万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居全省第三位。

  集成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今年1—6月,全市完成进出口1743.8亿元,居全省第三位;实际使用外资完成5.33亿美元,增速高于全国、全省,较去年同期提高13.8个百分点。

  一体推进“链长制”、“数转智改”、“数智强链”和科教创新等重要改革,打破了产业发展传统路径依赖,潍坊入选全国首批20个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动力装备、高端化工、食品工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4个产业规模过千亿元,“四新”产业投资占比达到58.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8.9%,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地标正在潍坊加速形成。

  围绕创新拓展“三个模式”,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改革,集成谋划推出农地经济等“八大改革工程”27项措施、80多项具体任务,坚持以赋权活权方式赋能农民发展、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以经营城市理念经营乡村,探索形成了以“新型农民权利义务关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新型小城镇更新”为代表的“三新”改革路径。202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60元,71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过百万元。

  ……

  以集成改革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让潍坊发展活力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全面迸发、开放活力不断增强。潍坊发展的明天,更加值得期待。(魏实为  孟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