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当养政德“三气”
唯有用“最初的心”,方能走“最长的路”。青年干部要想走得稳、走得远,就要志存高远、心系人民、严以修身,在风吹浪打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坚守原则底线,脚踏实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奋斗足迹。
政德涵养不仅是个人立身之本,更关乎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青年干部作为最富朝气、最具潜力的先锋力量,尤需注重政德涵养。要深入学思践悟,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上率先垂范,以理想信念为根,以服务人民为本,以清廉自律为守,在时代激流中涵养浩然正气、为政底气和廉洁清气,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的青春动能。
志存高远,淬炼浩然正气
理想信念是青年干部政德大厦的基石。古人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青年干部需在理论深研中不断汲取精神养分,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所蕴含的真理伟力,带着“为何而信、为何而干”的追问研读经典,深刻体悟先辈楷模如何将信仰转化为造福一方的磅礴力量,进而将个人志向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让理想信念成为内在的“定海神针”。
浩然正气的熔铸,离不开精神丰碑的烛照。齐鲁儿女以生命热血为信念,写下鲜红注脚:王尽美“尽善尽美唯解放”的坚定呐喊,穿越时空仍激荡人心;沂蒙红嫂“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在烽火硝烟中铸就了民心向党的不朽长城;孔繁森“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在雪域高原树立起大爱的丰碑;焦裕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将生命的最后星火燃于治沙战场,化作守护中原大地的参天焦桐……这些精神坐标,是滋养当代青年干部正气的永恒力量。
信念的根基,更需在新时代实践中千锤百炼。青年干部当以前辈楷模为镜,将“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转化为改革前沿的锐气与担当:在动能转换的时代叙事中,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勇闯新路;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里,将数字化思维注入田野开辟现代农业新天地;在科技攻坚的前沿阵地上,以不馁不弃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在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处,用耐心细致守护社区和谐安宁……须知,无数看似微小的实践,实则是浩然正气在新时代的具象表现,汇聚在一起,必将成为推动宏伟事业奔腾向前的磅礴伟力。
心系人民,厚植为政底气
政德的丰厚营养来自人民这片广袤沃土。北宋思想家程颐先生说:“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青年干部初涉政务,尤需警惕脱离群众这一最大危险,须时刻校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坐标。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昭示了政德实践的价值旨归。现实中,一些年轻干部坐在办公室里以“键对键”代替“面对面”,在制定政策时未能真正俯身倾听群众急难愁盼,其根源在于宗旨意识的模糊与弱化。唯有将根深深扎进基层、扎进群众之中,才能真正理解“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深刻内涵,使工作真正贴近大地、贴近民心。
青年干部要真正读懂“人民至上”,须以双脚丈量民情,用心灵感受民意。从沂蒙老区“最后一口粮当军粮”的深情,到黄河滩区迁建工程中干部“把家安在群众炕头”的坚守,齐鲁大地孕育的“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党群关系,为青年干部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提供了生动教材。青年干部唯有真正读懂“民心”这本无字之书,才能将政德转化为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的实际行动。
青年干部应自觉投身到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服务企业一线,在解决群众“心头烦”“揪心事”中锤炼勤政为民的公仆情怀。须知,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社区街巷,一次帮村民卖苹果的助农行动、一回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耐心协调、一场在群众炕头上的纠纷化解,这些“细微处”流淌的汗水,皆是滋养政德的源头活水。
严以修身,永葆廉洁清气
自我约束是青年干部政德防线的关键屏障。青年干部尤需在成长关键期系好“第一粒扣子”,将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清代官员张伯行在《却赠檄文》中说:“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个别青年干部起步便“摔跤”,往往源于小节失守,防线松动。青年干部当以案为鉴,慎独慎微,不断锤炼“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定力,使廉洁从政成为深入骨髓的自觉。
历史上曾在山东任职的清官廉吏如郑板桥、张养浩等,“铁面无私”的故事代代流传;当代许多优秀党员干部清廉自守的家风传承,亦是青年干部严于律己的宝贵镜鉴。青年干部应传承这份宝贵精神财富,常怀敬畏之心,敬畏法纪、敬畏权力、敬畏人民,以“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审视一言一行,将“严私德”视为终身必修课。要主动在组织生活“熔炉”中淬炼党性,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为武器净化思想;要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警惕“围猎”陷阱;要注重家风建设,以“修身齐家”筑牢后方堤坝。只有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醒,方能在各种考验面前永葆“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澄澈清气,在纷繁世事中守护内心一方明净。
明大德方能铸魂立根,守公德才能不负人民,严私德始能永葆本色。青年干部在政德建设上当好“排头兵”,既是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也是个人成长的必由之路。青年干部要不断淬炼浩然正气、厚植为政底气、涵养澄澈清气,以个体之清流汇聚时代之巨澜,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的壮阔实践中担当实干、为民造福,让青春在齐鲁大地绽放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绚丽光彩!(曹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