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正闪耀 建功在基层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基层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肩负着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重要职责。基层一线工作人员身处为民服务的最前沿,学思想、明政德不仅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更是在基层广阔天地中实现人生价值、书写青春华章的关键所在。只有筑牢信仰根基、锤炼道德操守、强化责任担当,才能在学思践悟中砥砺前行,在为民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
筑牢信仰根基,点亮思想灯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身为基层青年党员干部,筑牢信仰根基是学思想的首要任务。只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中保持清醒头脑,不致迷失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基层工作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从社区环境整治到居民矛盾调解,从民生政策落实到基层组织建设,每一项工作都需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比如,处理社区老旧小区改造问题,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看待改造过程中涉及的各方利益和矛盾,既要考虑到居民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需求,又要兼顾改造工程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细致周到地把群众的事办实办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身处基层,亲眼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实践中显示出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从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到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些伟大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基层青年党员干部更要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和本质特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自觉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决拥护者、忠实践行者、积极传播者,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定树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凝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共识共为。
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要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通过参加各类学习培训、专题研讨等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注重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树牢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要认真思考如何在基层工作中贯彻好落实好,如何从群众的需求出发,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锤炼道德操守,涵养为政之德
政德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从政之基、成事之要。锤炼道德操守,涵养为政之德,是基层青年党员干部在基层工作中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的重要前提。要时时刻刻牢记党的宗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明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基层工作面临各种利益诱惑和复杂社会关系,必须始终坚守政治底线,严守政治纪律,保持政治定力。要心怀“国之大者”,时刻关注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大局,积极投身于基层各项改革发展任务,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贡献自己的力量。
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基层工作直接面向群众,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要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在处理居民合理诉求时,要耐心倾听、认真记录,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基层青年党员干部要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养成健康的生活情趣,做到慎独、慎初、慎微。
强化责任担当,书写青春华章
学思想、明政德,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体现为责任担当。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基层青年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在推动基层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展现青春风采。
敢担当是初心。面对困难挑战,敢于迎难而上、敢于较真碰硬、敢于接烫手山芋。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传统观念影响与改革发展要求的关系,统筹协调各方利益格局。就需要保持敢为人先的锐气勇气,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比如,在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时,可以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推动社区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面对突发事件和紧急任务时,广大基层青年党员干部要坚守岗位、挺膺担当、冲锋在前。
能干事是底气。要学在日常、学在经常,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强化业务学习,熟悉掌握工作涉及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业务流程,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比如,在开展民政工作时,要熟悉各类救助政策,精准识别救助对象,确保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另一方面,在火热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培养沟通协调、组织管理、应急处置等综合能力。在协调社区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某项工作时,要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汇聚工作合力。要注重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积极适应基层工作的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善作为是态度。担当最终要体现在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上。要立足本职岗位,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基层工作的细微之处,最能体现为民服务的温度。在改善民生福祉方面,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持续关注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问题,推动各项民生政策落实落地。在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方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基层文化活动,充实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区和谐稳定,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学思想、明政德是基层青年党员干部永恒的课题。迈上新征程,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要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以坚定信念引领前行方向、以高尚品德赢得群众信赖、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开拓进取、驰而不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让青春之花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博兴县城东街道办事处鲁丰社区工作人员 赵国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