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政德建设的文化底蕴和深刻内涵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为政者的道德水平不仅关乎个人成败,更关乎政权兴衰。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领会新时代政德建设的文化底蕴和深刻内涵,对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政德建设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重视政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一方面,为政者自身要有“德”。中国古代流传的“自省”“律己”“正己”等理念,都强调为政者要经常对照圣贤的品德检视自身,反省自己的过错,从而提高道德修养。另一方面,为政者治理国家遵照的也是“德”,要以自身的优良品德以上率下。《论语》有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也就是说,只要为政者以德治国,无需多言,百姓自然就会拥护。其实不仅是本国的百姓,甚至对外国人,中华文化都强调以德服人,正所谓“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种理念塑造了中华文化一个重要的鲜明特征,即相对于外在的礼仪制度等行为规范,中华文化更注重为政者的道德建设,注重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来为全社会树立起正确的行为规范。
加强政德建设同样也是革命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早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的干部就经常穿草鞋打灯笼,走山路去访贫问苦,这才有了“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的传唱,“自带干粮”正是共产党人优良道德品质的体现。经过延安时期的革命实践,中国共产党队伍不断壮大,自身建设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深化了对于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认识。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讲道:“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次演讲的标题是《为人民服务》,后来在党的七大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写入党章,成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必须坚守的根本宗旨。
新时代政德建设是回应时代课题的必然举措
加强政德建设是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为政者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引发普通群众的效仿,如焦裕禄、孔繁森、谷文昌、杨善洲等优秀党员干部,不仅为党的事业尽心竭力,其优良的道德品质也影响了无数人。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就要求作为“关键少数”的党员干部自觉加强政德建设,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为全社会树立起道德风向标。
加强政德建设是保持党和人民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靠的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而人民群众之所以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是因为能切身感受到,党员干部始终将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是因为在实践中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因此,在新时代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加强政德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始终为人民的幸福努力工作。
加强政德建设是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的必然要求。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同时要意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领导干部必须加强政德建设,继续发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始终涵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品格,继续保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党性修养,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加强政德建设具体要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明大德,就是要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共产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明确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一百多年来,无数共产党员不懈奋斗、不惜流血牺牲,为的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他们始终坚信,只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之接续努力,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当然,理想信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形成后就一劳永逸的,而是要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夯实思想根基,通过丰富的实践锻炼坚定内心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
守公德,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段时间以来,少数干部“为官不为”的情况有所发生,个别领导干部只想当“太平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甚至追求个人享乐,堕落到贪污腐化的境地。正所谓“为官避事平生耻”,作为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人民赋予的权力,如果不能为群众谋福利、为事业作贡献,那就愧对人民的嘱托。对领导干部而言,守公德,就是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特别是面对复杂情况和困难状况时,要敢于迎难而上、主动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事要有魄力,为官要有担当。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
严私德,就是要以严的标准约束自身。古人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讲的是个人独处、无人关注时,也要严格约束自己,做到谨小慎微、谨言慎行。对于掌握公权力的领导干部来说,私德从来都是要常修常炼的大事。作为领导干部,守私德,就是要加强自我修养,怀着“检身若不及”的自觉,经常性对照党的理论、党的光辉历史和党中央的部署要求反省自己,主动查摆问题,勇于改正缺点和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菏泽市定陶区孟海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倪博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