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刊《支部生活》主办

传递中央和省委声音的重要喉舌

联系基层组织和党员的重要桥梁

交流和展示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观察当代山东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山东党建网
微信
手机版

修好“政德”这门课

来源:山东《支部生活》2025-05-01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德建设的重要论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本刊联合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省委讲师团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学思想 明政德”主题征文活动。活动得到广大党员干部热烈响应,收到大量投稿。从本期开始,我们选取部分优秀作品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为党员干部立政德提供了根本遵循。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悟透精髓,切实修好“政德”这门课,以“德配其位、才配其位”的德才兼备好干部素养和修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充分认识加强政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其中,德是首要、是方向。由此可见,加强政德建设对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多维度理解、领悟加强政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强政德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内在需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政德建设作为践行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作为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政治坚守,依靠政德的教化力量,凝聚起强大思想伟力和精神动力,从而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新时代,更要把政德建设作为共产党人的“政治必修课”,将其贯穿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塑造、党性修养培育、宗旨使命践行、廉洁修身齐家全过程,通过立好共产党人的政德,着力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加快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奠定牢固基础。

加强政德建设是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内在需要。回顾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关键在于时刻注重加强党员干部政德建设,用过硬的政治品德、良好的公共道德、高尚的思想品德,生动诠释了“密切联系群众”这一党的优良作风,与人民群众建立起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新时代党员干部更要围绕政德培树,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人民至上,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倾情倾力解民忧、办实事、惠民生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深化干群“鱼水情”。

加强政德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生态建设的内在需要。加强党员干部政德建设,不仅对推动作风持续向好、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至关重要,也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着眼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引导党员干部养成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的高尚情操,不断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要着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认真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大力选拔德才兼备、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证。

准确把握新时代加强党员干部政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辩证统一,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立政德的基本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争做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的模范。

明大德,就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这是立政德的根本。领导干部修好“大德”,要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其所蕴含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提高理论素养,夯实思想根基,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要确保政治忠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守公德,就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立政德的关键。领导干部修好“公德”,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初心使命,涵养公仆情怀,从根本上弄清楚“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问题;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到“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用党员干部的履职尽责赢得民心。要树立为老百姓谋福祉的政绩观,坚持把为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作为奋斗目标,聚焦人民群众所想、所求、所盼,竭尽全力办实事、做好事,努力为人民群众交上一份合格的“民生答卷”。

严私德,就要谨严品行操守,廉洁修身齐家。这是立政德的基础和底线。领导干部修好“私德”,要加强道德修养,带头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日常一言一行做起,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全方位增强自我约束能力。要严格遵纪守法,强化纪律意识,慎独慎初慎微慎欲,不碰红线、不触底线;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要强化家风建设,严管配偶、子女、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

积极探索加强党员干部政德建设的方法路径

新时代加强党员干部政德建设,需要积极探索务实管用的新方法、新路径,多管齐下、多维保障,从而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

注重教育引导。加强道德教育,着重抓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品德修养教育、优良革命传统教育,引领党员干部树立良好道德风尚,做社会道德的示范者。加强党性教育,持之以恒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汲取精神养分,增强前进动力,重实践、磨意志、强党性。加强纪律教育,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开展警示教育,把遵规守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领导方法、能力素质等方面带头廉洁自律。

建立健全机制。健全完善制度,将政德要求贯彻体现于党纪国法及各种规章制度中,既树立政德建设的高标准,又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列出“负面清单”,通过完善制度约束党员干部政德行为。健全培训机制,建立从政道德常态化教育机制,运用道德讲堂、交流研讨、现场体验、情景模拟等方式,依托各级干部教育院校常年举办“从政道德修养”主体培训班,切实增强政德教育的有效性、生动性,提高党员干部政德培训效果。

强化评价监督。完善评价体系,围绕政治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私德,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综合运用正向与反向测评、定性与定量测评等方法,确保考评过程、结果、方式客观公正。加强监督问责,加大党员干部政德监督追责力度,对品行端正、作风优良、勤政务实的党员干部褒奖重用,对品行不端的党员干部严厉惩戒;进一步完善优化党员干部“德”的考察,重能力更重德行,重政绩更重政德,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打造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寿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  董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