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刊《支部生活》主办

传递中央和省委声音的重要喉舌

联系基层组织和党员的重要桥梁

交流和展示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观察当代山东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山东党建网
微信
手机版

枣庄新“锂”程

来源:山东《支部生活》2024-05-22

  走进位于枣庄高新区的山东吉利欣旺达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加紧赶制产品。公司公共事务部经理余海介绍,去年首批产品下线以来,订单需求量持续增长。

  该公司由世界500强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和中国500强企业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项目总投资50亿元,年产30万套混合动力电池和10GWh纯电动力电池,分两期建设,一期已于2023年4月建成投产,其混合动力电池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主要配套服务吉利、沃尔沃、smart等多款主流系列品牌。

  项目全部建成后,将会极大助力枣庄开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锂”程。

  枣庄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素有“煤城”之称。近年来,面对资源枯竭、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产业转型之路怎么走?以打造“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为目标,用新能源代替旧能源、用地上能源代替地下能源,把锂电新能源产业作为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的突破口。

  枣庄突出锂电产业首位度,培育壮大锂电产业集群,特别是自去年以来,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加快推进锂电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在新赛道跑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加速度”。

  高起点:产业布局有“锂”想

  从高点定位到高标谋划,再到高位推动,枣庄坚持“高”字当头,力争用最短时间把比较优势变为绝对优势,打赢这场决定转型振兴的“锂”想之争。

  编制《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出台《关于加快锂电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全国首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枣庄锂电产业强势崛起,与出台一系列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密不可分。

  不仅如此,枣庄还绘制了锂电产业图谱,规划“1+3+3”的产业布局——

  打造枣庄高新区锂电池及电动车整车集群“核心基地”;

  打造滕州市锂电隔膜、电解液及储能,薛城区锂电负极材料、锂电池及电解液,台儿庄区锂电正极材料、锂电池及锂电池拆解回收等“三个配套产业区”;

  打造市中区正极材料及电解液(添加剂),峄城区电池管理系统及电控芯片,山亭区新能源汽车装备研发、制造等“三个协同发展区”。

  经过持续不断努力,特色鲜明、错位发展、优势互补、链条完整的锂电产业集聚区拔地而起,枣庄形成“一核引领、多点支撑、全域联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枣庄高新区集中资源和力量培植锂电产业集群,一大批产业配套、终端应用项目正加速聚集,跻身全国锂电产业特色园区十强。

  像枣庄高新区一样,各个区(市)狠抓规划落实,加快建设一大批锂电新能源重点项目,把规划从“纸面”落到“地面”,把蓝图从“图景”变为“实景”。

  目前,枣庄锂电企业发展到120家,锂电产业营业收入增长80%以上,入选山东省首批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百年煤城”正在向“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华丽蝶变。

  高标准:赛道突围有“锂”量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老工业基地求变图强的必然选择,必须明确主攻方向、找准着力点。

  在锂电新能源发展中,枣庄立足高标准、打造全链条,健全完善“链长+链主+联盟+基金”工作机制,发挥大企业大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对内培育、对外招商,齐头并进。

  枣庄在与吉利集团签约落地的过程中,依靠专业的服务精神、透彻的行业理解,获得了项目第三方欣旺达的充分认可,通过优质服务吉利欣旺达项目,吸引欣旺达在枣庄布局了年产能50GWh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配套生产项目等一批项目。

  在得知“三方”合作的信息后,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业务量全球占比40%以上、国内市场占比60%以上的深圳市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立即跟投了20亿元的项目。从对接洽谈到项目落地,该企业从未到枣庄进行过现场考察。

  从签约到落地建设仅用78天,以“素未谋面便成功签约”成为业内美谈,这既是枣庄锂电产业吸引力的最佳诠释,也是营商环境“软实力”的生动写照。

  在山东科达利精密工业有限公司,产品下线后,很快就会运到几公里外的山东欣旺达新能源有限公司。上下游产业关联度的优势,可见一斑。

  产业的集群集聚,不仅让枣庄本土企业信心满满,同时招引来了许多“大块头”企业。

  丰元锂能、中材锂膜、联泓新科、精工电子等本地“链主”企业加速发展,招引落地吉利、欣旺达、科达利、亿恩科、创普斯新能源、博雷顿等一批领军企业,呈现出龙头牵引、项目带动、抱团协作的产业发展格局。

  短短几年间,枣庄锂电产业项目多点开花、连点成线、串珠成链,已经形成从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原材料生产到单体电池、PACK组装、电芯电池集成制造,再到锂电池产品终端应用及检测评估的全产业链条。

  高品质:企业跃升有“锂”遇

  去年,山东省锂电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理事会成立会议在枣庄举行,全省多家锂电企业相聚一堂,凝心聚“锂”,推动山东锂电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在共同体中,研发就像布置作业,布置到全产业链去,各环节无缝衔接,进行材料和应用创新,成果转化更高效。”山东吉利欣旺达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负责人满怀信心。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推动枣庄锂电产业腾飞的强大引擎,打通一个又一个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围绕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枣庄搭建了45个锂电科研平台,成功创建全省唯一的锂电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国家锂电池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进入国际标准化实验室序列,枣庄学院锂电产业学院获批“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枣庄锂电产业集群被科技部授予创新型产业集群,以科技创新赋能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正在加速显现。

  去年7月24日,山东精工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锂离子电池(26650系列)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产品碳足迹证书。

  这是山东省锂电池产品首张产品碳足迹证书,可有力带动锂电产业加强技术升级,进一步夯实枣庄作为北方锂电产业主要生产研发基地的地位。

  为推进锂电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枣庄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提升核心竞争力。

  泰和科技入选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省智能工厂,联泓新科、精工电子入选“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十强’”榜单,中材锂膜跻身福布斯中国2022年新晋独角兽榜单,丰元锂能成为比亚迪、宁德时代优质供应商……

  “选择枣庄、必有厚‘锂’”,已经成为城市最具标识度的“金名片”。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从“煤城”转向“新能源电池名城”,推动绿色能源代替“黑色能源”,让枣庄这座老工业基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梁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