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营商沃土 构筑发展高地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招商引资的催化剂、项目建设的加速器。烟台市牟平区牢固树立法治和市场“两种意识”,将营商环境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聚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厚植更加适宜投资兴业的沃土、干事创业的热土。
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政务环境是代表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第一环境”,更是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的直接体现。牟平区聚焦企业所需、群众所盼,千方百计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增便利,让政务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打通项目审批“云上通道”。优化升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功能,将“立项、规划、施工、竣工”4个环节许可,整合为1个工程建设主题审批场景同步并联办理,通过“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一套图纸”贯穿项目审批,让总投资超160亿元的26个重点项目实现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四证齐发”“全程网办”,项目开工周期平均压缩2—3个月。
优化商事登记“集成办理”。围绕企业开办流程、耗时、便利度等方面精准施策,通过优化流程、数据共享、联审联办等方式,将企业设立登记涉及事项进行整合打包,明确事项办理材料及流程图,减少申报资料30%以上,缩短办理时间40%以上,让新开办企业普遍在0.25个工作日完成营业执照办理,最大限度压缩办事时间和成本。
拓展基层服务“前沿阵地”。建立政务服务“园区工作站”,整合部门、镇街服务力量,为入园企业“驻在式”提供业务咨询、辅导网报、接件办理、证照发放等全流程服务,打造10分钟政务服务圈,实现政务事项“门口办”“零跑腿”。同时,建立帮办代办服务体系,搭建“区政务服务中心—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级帮办代办网络。2023年,累计提供“管家式”帮办代办服务1400多次,帮办代办满意率达到99%。
保障有力的法治环境,护航企业行稳致远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促进民营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牟平区围绕中小企业创新开展律师惠企服务,组建27支法律服务团,化身企业“法治医生”,以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优化惠企服务举措“治未病”。发布11项涉企法律服务产品,通过“一对一”法治体检,精准查找企业经营风险点,出具“法治体检报告”,梳理多发性法律风险和问题,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点。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针对性法律讲座22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共为52家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服务,审查各类合同65份,提出整改建议103条。
创新惠企服务路径“治已病”。搭建公共法律服务咨询平台,建立涉企律师专家库,线上即时为企业答疑解惑,线下点对点为企业提供合规性审查、法律诉讼代理等专业服务。目前,平台共接收企业融资、债务风险等法律咨询67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租赁、风险控制等问题,解答成功率达100%。
提升惠企服务质效“强筋骨”。建立法律意见反馈机制,及时整理企业问题关键点,向企业反馈法律建议88条,帮助5家企业进行合规制度建设,引导企业合规管理。拓展法律服务企业专员机制,成立牟平区法律服务团,建立律师惠企服务考核制度,通过实地调研、电话回访、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满意度调查回访,倒逼服务质效提升。
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生机活力
良好的营商环境应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牟平区聚焦“政府有为、市场有效”,充分发扬“店小二”精神,积极搭建平台载体,为企业做好牵线搭桥、站台支持、服务保障等工作,让科技、金融、人才等更多资源要素在牟平集聚扎根。
强化科技创新赋能,以“智变”促进“质变”。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科技创新提升行动,发挥中科环渤海(烟台)药物高等研究院、烟台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辐射带动作用,搭建院士工作站、技术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13家,为科技创新注入“源头活水”;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工程,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13家,设立8个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打造企业创新发展新格局。
建设线上“中介超市”,规范中介服务环境。公开邀请涉及工程咨询评估、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测量检测、工程监理等类型资质等级高、业务范围广、技术能力强、服务信誉好的中介服务机构“零门槛”入驻,解决服务效率低下、竞争无序等问题,实现中介服务网上展示、网上选取和网上评价。目前,已有55家中介机构入驻平台。
开启“就近评标”模式,打破交易空间阻隔。依托“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持续升级软硬件支撑,构建“视频+电话+网络”一体交易系统,在率先开启“不见面开标+异地多点评标”的基础上,打破传统评审地域因素限制,创新推出“就地就近评标”模式,营造更加高效、公正、规范的交易环境。2023年,共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57个,投资金额24.32亿元,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全覆盖。
稳定多元的金融环境,助力企业轻装前行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牟平区充分发挥政府桥梁纽带作用,用足用好各类金融政策工具,密切政银企沟通对接,加强与金融行业龙头企业交流合作,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强化政策传导落地,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定期梳理汇总金融惠企政策,及时征集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先后编印《资本市场政策汇编》《牟平区银行机构金融产品汇编》等服务手册,面向企业精准发放、宣讲。动态更新“金融荟”二维码推送内容,逐步实现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和金融政策资讯全覆盖,不断提高企业对金融政策、信息的可获得性。
畅通银企对接渠道,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举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银企对接会、“稳岗扩岗贷款”政银企座谈会等多场银企对接活动,组建金融辅导队伍下沉企业,扎实推动园区金融管家试点工作,多措并举为企业提供常态化融资对接服务,有效集聚、整合和调配金融资源,全面筑牢小微企业信贷支撑。2023年,8支金融辅导队帮助70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16.84亿元。
引入金融“源头活水”,助力产业裂变腾飞。立足区内国有投融资平台,同步与烟台市生物医药母基金以及盈科资本、德福资本等生物医药领域头部投融资机构展开合作,启动总规模50亿元的烟台蓝色药谷产业、烟台药谷康养产业等一系列发展基金,着力打造国家级高端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一体化平台,推动医药健康产业产值加快向千亿级进发。(烟台市牟平区委书记 殷锡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