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岁月 精神永存丨集市上的血与泪

我是一名“50后”,出生在烟台蓬莱潮水镇潮水村,这个地方在民国时期叫潮水镇,现属黄渤海新区。
提起赶大集这一民间风俗,大约在汉朝时期就出现了。潮水村每月有6个大集,逢一和七都是集。
潮水的集比较大,尤其吸引人。集市上物资丰富,吃的用的应有尽有,热闹非凡。
赶集时,见大人采购的东西多到拿不动了,小孩子就欢天喜地跑出去迎接,一家人老小都很快活。
有时候,外村亲戚赶集顺便进家看看,父母准留下吃饭,张罗一桌好菜,全家人跟着解馋,所以我小时候很盼望赶大集的日子。
但是,全年那么多大集,我唯独害怕临近年关的腊月二十一这个大集。因为我发现每到这个大集,母亲都一个人呆在家里,心情沉重,面色阴郁,时不时地叹口气:“唉!又到腊月二十一了。”
孩童时的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等稍年长些,多次追问,母亲才讲起其中的缘由。
那是1939年的2月9日,农历腊月二十一,是潮水的集日,集市上人山人海。这边,人们正讨价还价、笑声一片,突然,村东边响起了枪声。赶集的人都赶紧竖起耳朵来听。接着,就听有人在喊:“日本鬼子来了,快跑!”
顿时,大集上一片混乱,人们纷纷往家跑。枪声越来越近,几百个日本鬼子和伪军不一会儿就到了村外,他们没一点人性,见人就枪杀。到村口时,发现村子有土围墙大门,日本鬼子下令用炮火攻破。进村后,他们更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瞬间,村子里成了人间炼狱,70多间房屋被烧毁,大批无辜百姓惨遭杀害。我们邻居家有位妇女抱着两岁的孩子正准备躲藏,被日本鬼子发现后一刀捅死,孩子也没放过,一刺刀给挑到了地上……
日伪军扫荡完走后,潮水街上一片惨状,遍地尸骨,血流成河。母亲当时21岁,目睹了这鲜血淋漓的场面和乡亲的惨死状况,大脑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和伤害,惊惧、愤恨涌在心头。
躲过一劫的乡亲在清理现场时发现,那位被刺刀捅死的妇女旁边有个孩子,看上去还没断气。抱起孩子时,发现棉衣上有个被刺刀挑破的洞,解开衣服一看,身上戴的百家锁有个小洞,原来是日本鬼子的刺刀尖正巧挑在了百家锁上,孩子才免于一死。
乡亲们仔细耐心地对孩子进行抢救,孩子终于苏醒,“哇”一声哭了出来。这可真是死里逃生啊。
后来,村干部将孩子交给了他外村的亲戚抚养。再后来,孩子长大后入伍参军了。
日本鬼子对潮水村的血腥大屠杀,对潮水村民来说是一场浩劫。据统计,仅本村被杀害人数就达100多,再加上外村来赶集的、做生意的,不计其数。 这是蓬莱抗战史上的一大惨案。
对母亲来说,这是家仇国恨,坚决不能忘,于是青年时期她就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并担任村里的妇救会会长。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母亲带领全村妇女做军鞋、筹军粮、做担架等军需物品,做好抗战救亡、支援前线工作。
28岁那年,母亲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继续在农村为解放战争和中国革命奉献着青春和力量。
母亲赵桂英的入党志愿书
今年,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了。回首往昔,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无情践踏中华大地,中华民族陷入危机,但包括潮水村人在内的中华儿女,并没有被强敌所吓倒,毅然奋起反抗。男儿参军上前线,妇女保障后勤、宣传、生产……顽强不屈的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八十载光阴流转,历史的钟声依然振聋发聩。如今山河虽已无恙,但伤疤仍在警示我们: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陈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