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刊《支部生活》主办

传递中央和省委声音的重要喉舌

联系基层组织和党员的重要桥梁

交流和展示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观察当代山东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山东党建网
微信
手机版

烽火岁月 精神永存丨埋下第一粒种子

来源:山东支部生活微信2025-07-21
80周年上传.jpg

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棂,洒在孩子们用稚嫩小手折叠的纸飞机上,每一只翅膀都承载着他们刚刚听到的“和平鸽”故事。

2025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那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殊死搏斗中所熔铸的伟大精神——为国为民、舍生忘死的担当,宁折不弯、气贯长虹的骨气,血战到底、压倒一切强敌的勇毅,历经万难、坚信胜利的执着,等等,其价值不仅在于铭记,更在于为和平年代的生命成长注入深沉而坚韧的底色。

守护这片由先烈鲜血浇灌的和平沃土,让下一代理解这安宁的来之不易,正是幼儿教育者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这底色,铭刻着一种深厚的责任感。在山河破碎的危难之际,从浴血疆场的战士到传递情报的孩童,无数仁人志士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重担主动扛上肩头,记在心里。在幼儿园这片孕育希望的苗圃里,我们更需要播撒担当的种子。爱国情怀并非抽象概念,它化身为日常生活中带领孩子们认识国旗、国徽的启蒙者,描绘家乡风光、祖国山河的执笔者。身为幼儿教育者,应以绵薄之力,在幼小生命里轻轻点染下“匹夫有责”的第一道印记,犹如在无垠心田中,悄然埋下第一粒蕴含家国情深的种子。

这底色,亦熔铸着一副不屈的脊梁。当敌人的炮火撕裂国土时,中华儿女用生命诠释了何为“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在今日,教育现场虽然远离了战火硝烟,但先辈们的精神不能被遗忘,这份精神要演化为另一种坚韧的守护:守护孩子们纯真、求索的本性,以抵抗现实中浮躁功利的侵扰;守护教育者“不畏强暴”的职业操守,以拒绝任何扭曲教育本质的诱惑。我们每一次俯身解答孩子们的疑问,每一份顶住压力坚守科学的执着,都是对教育净土无声而坚定的捍卫,也是对曾响彻战场的民族气节在和平年代的忠诚传承。

这底色,更积蓄着一种深沉而绵长的力量。抗战胜利之路,是血与火交织的漫长跋涉,正是“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支撑着整个民族度过至暗时刻。在幼儿成长道路上,同样需要这种“韧”的培育。当孩子反复尝试后终于垒起第一座积木高塔,当他们在跌倒哭泣后重新站起……这其中每一次微小的坚持,都是心灵韧性的萌芽。我们守护着这微弱却珍贵的火种,支持他们面对挫折时不退缩,因为我们深知这些幼时磨炼出的韧性,终将幻化成未来人生中穿越风雨的翅膀。

八十年光阴流转,硝烟散尽,但精神却如静水深流般涌动在华夏儿女的血液中,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幼儿园这片纯净园圃,恰是这精神底色最初始的苗床。作为青年党员教师,我们既是烽火精神的虔诚传承者,更是未来希望的辛勤播种人。当稚嫩小手触摸着历史的余温,清澈眼眸中映照出英雄身影,那些关于勇气、担当与坚韧的种子,便悄然落入心田。

历史丰碑永在,精神之火不熄。这赓续传承的精神血脉,在新时代纯净的幼小心灵里生根抽芽——待到参天大树成林时,便是对民族精神最深沉、最富生命力的礼赞。(焦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