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刊《支部生活》主办

传递中央和省委声音的重要喉舌

联系基层组织和党员的重要桥梁

交流和展示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观察当代山东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山东党建网
微信
手机版

锲而不舍推动学习教育常态长效

来源:山东《支部生活》2025-08-11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聚焦主题、注重实效,持续丰富学习形式,深挖作风病灶,坚持开门搞教育,推动党员干部以优良作风砥砺初心、凝聚力量、奋发作为,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集中性学习教育收官绝不意味着作风建设“收场”,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将作风建设的成效转化为服务大局、推动发展、造福人民的实效,为高质量发展筑牢作风根基、注入不竭动力。

深化学思践悟,筑牢思想“压舱石”。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反复体悟、内化于心,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要将其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党员日常教育的“必修课”,常学常新、常悟常进,把规矩意识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行动标尺。要紧密联系实际,深刻领会中央关于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各项部署要求,坚持学用结合、以学促干。要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善于从反面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紧盯“四风”问题隐形变异的新表现、新动向,不断检视自身问题,锤炼党性修养,提升思想境界,真正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在追求。

聚焦常态长效,扎紧制度“铁笼子”。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稍一放松便可能卷土重来、反弹回潮。巩固好学习教育成果,必须坚持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以制度建设推动抓常抓长。要推动建章立制,将学习教育中探索出的管用实招、创新经验,及时转化为科学严密、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确保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枝繁叶茂。要突出制度执行,健全完善监督问责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划清红线底线,强化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确保“带电的高压线”时时生威。要将作风要求有机嵌入日常管理流程和业务运行体系,聚焦调查研究、公务接待、基层形式主义等问题易发多发领域,靶向升级配套规定,精准堵漏洞、补短板,真正让遵规守纪成为工作新常态、行为硬标尺。

涵养清风正气,厚植民生“连心桥”。党风政风连着民心。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推进作风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群众看到变化、感到幸福、获得实惠。要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坚决纠治群众身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让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让资源更多流向民生关切之处。要深入联系服务群众,倾听真实声音,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整改标尺,持续提升工作质量,让群众感受到作风建设带来的新成效。要把作风建设的成效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关心事、烦心事有没有办成办好上,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出实招、求实效,切实把群众的呼声期盼转化为满意掌声,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整改成效,回应群众关切,赢得群众拥护。

风劲好扬帆,奋进正当时。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学思践悟不止步、持续整改不松劲、建章立制不停歇,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张“金色名片”持续擦亮、熠熠生辉,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刘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