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工作就一定要开会?——转变工作作风系列谈⑤

调度意为安排、调遣,是一个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交通运输、生产供应链管理、军事与战略管理等多个领域的专业术语。调度的核心在于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和任务安排,实现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
近年来,调度成为一些地方部门单位的高频率用语,各种形式的工作调度特别是视频会议趋于常态化。一项任务部署下去后或者某项重大工作推进过程中,为了及时掌握工作进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思路,确保任务高效完成,在适当时机以适当形式组织工作调度,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方法。
可是,在实施调度过程中如果脱离实际,仅仅为了调度而调度,就容易剑走偏锋,把一个很好的工作方法演变成形式主义。
调度不必拘泥于形式,根据工作需要可以现场调度,也可以以视频会议或利用专用的手机客户端开展。但有的调度随意化,隔三岔五就开调度会,甚至工作刚刚展开就召开调度会调度情况,调度过多、过滥;有的形式单一,热衷于视频会议调度,调度者提前准备讲话材料,被调度者提前准备汇报材料,不仅造成“文来文去”的忙乱,还容易出现工作“失真”问题。
调度是项正在进行时的工作,主要是为了动态掌握即时状况,要有现场感画面感,有的却把调度异化成“导演剧”,调度主要内容提前预告,调度讲评材料提前写好,调度过程念脚本唱成了折子戏。
如此一来,“捞”上来的往往都是经验做法,使本来很有针对性督促性的调度会流于形式,成为表态会、摆功会。上午开调度会,下午或者当晚出事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每次视频调度除特殊情况外,尽量不要设计预案提前通报调度具体内容,多些措手不及、临时“出题”,逼着被调度者全面真实掌握工作情况“临场发挥”。心中有数、工作有底,调度时才能稳得住神、沉得住气,镇定自若地回答调度问题。调度要注意现场互动,交流碰撞出思想火花,进而明晰工作思路。
要以适当形式开展调度,能深入一线到现场调度尽量不要在会议室调度,能通过手机客户端或电话等形式调度尽量不通过视频会议形式调度,能由主要领导出面调度尽量不安排工作人员调度,能随机调度抽检尽量不提前预告调度内容,能点对点调度尽量严格控制范围。
要经常调度下“调度”,对调度随意化简单化的问题及时叫停,把好调度工作的质量关,对流于形式、没有推动工作实质内容的调度及时纠正。
要把调度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经常性地复盘检视,纠治作风不实问题,切实让调度工作发挥好应有的功效。(刘学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