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木立信” “信”必恒久
作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一项制度性安排,近日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引起人们强烈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它既是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真正达到“徙木立信”、赢得民心,必须坚守“信”的底气,下足“恒”的功夫。
夯实思想根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战争年代,我们党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靠的是思想统一、作风过硬。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集中教育,极大促进了党风政风的好转。进入新时代,围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指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着眼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党的建设理论,弄通思想精髓、掌握观点方法,为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突出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举一反三,透过作风看党性,在解决作风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好党性问题。”“两个大局”背景下,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不能一味陶醉于“风景这边独好”,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新时代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能否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能否经受住“四大风险”“四大考验”?这些都须臾离不开作风建设的强力支撑。尤其是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务必深怀忧患意识、保持战略定力。
注重制度固本。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从遏制“舌尖”“车轮”等方面的铺张浪费和腐败,到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中央八项规定的“金色名片”效应日益凸显。念好“恒”字诀、推进常态化,制度发力最可靠、最管用。一方面,要完善细化落实机制,从党员干部行为规范抓起,抓早抓小抓苗头,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另一方面,要注重制度创新,针对作风建设新情况新变化,及时优化措施,健全制度体系,以刚性约束推动作风建设科学化规范化。
紧盯“关键少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良好的社风民风,有赖于端正的党风。持之以恒扩大中央八项规定影响,必须坚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警钟长鸣,引导党员领导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要坚持风腐同治,对作风和腐败问题露头就打。要通过“铁规矩”的全覆盖,让人民群众看到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恒心,进而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
徙木立信,贵在恒久。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党性、除顽疾、树新风,业已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而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绝非一日之功、一蹴而就,更不能流于形式、一阵风。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始终是全党的“必答题”。(作者系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副教授 子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