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刊《支部生活》主办

传递中央和省委声音的重要喉舌

联系基层组织和党员的重要桥梁

交流和展示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观察当代山东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山东党建网
微信
手机版

首发经济“首”在哪怎么“发”

来源:山东支部生活微信2025-03-31



在3月2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今年将力推首发经济。

也许对多数社会公众而言,“首发经济”仍是一个新词,但由其引发的风潮正在席卷整个消费市场——

在北京,观众边喝咖啡边参与悬疑剧破案,剧场与咖啡馆的界限被彻底打破;在成都,食客身着汉服穿越唐宋宴饮,用味蕾丈量千年文明;在武汉,樱花专列搭载AR樱花雨投影,让游客在城市“空中”阔步春天;在上海,韩国游客扎堆“探店”,成为品牌最热情的“自来水”;在济南,观众只需一秒,就能身临其境“走进梵高”……第七届进博会新品发布台上,每隔15分钟,就有一件或者多件全球首发、亚洲首秀、中国首展。


首发经济特点在“首”,本质在“新”,是吸引消费者驻足的“流量入口”。逛首店、抢首发、看首展……消费者越来越愿意为“首”字买单。

消费者这种求新求质求变求异的心理,激发消费基因突变,带来首发经济的蓬勃。

与此同时,首发经济也面临着一个很大的挑战,那就是一旦消费者的新鲜劲儿过去,消费热情退却,就很难保住“首”的位置,后续发展乏力。

怎么办?

搞原创。首发产品能否在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是否具有原创性是影响后续发展的关键。一些企业靠贴牌、模仿、炒概念搞伪首发,这样的“首发”即使能吸引一拨“头回客”,也长久不了。

这几年,“国潮”消费火热,依托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扣消费者需求,打造原创产品恰逢其时。山东曹县的马面裙、福建泉州的簪花体验、四川成都的“蜀宴赋”等,无不是在悠久传统文化中生长出来的新创意。同时,保护传承好老字号品牌,在原有实用性等基础上提升产品的创意性、年轻态,亦大有可为。火爆一时的“酱香拿铁”、宏济堂推出的“阿胶咖啡”以及备受年轻人追捧的中药茶饮、搪瓷盆蛋糕等,都是遵循的这种思路。此外,搞原创还应注意融合,零售、餐饮、文化、教育、体育、家庭服务、亲子娱乐等的跨界相加相融,能为首发经济迭代提供更多可能。

谋长远。盘点一下就会发现,我国多数城市都有自身的地标和名片,并不缺少首发品牌,但许多品牌一直没能“走出去”、没能做大做强。这可能与没能做好对首发经济的长远规划和顶层设计有关。首店开设、新品发布会带来消费者对一个品牌、一个行业的认知,但“首发”优势不可能“一劳永逸”,要持续吸引消费者就要打造“首发集群”,吸引更多资源聚集,不断推出新品,形成可持续的首发经济发展生态圈。

一些企业热衷于搞短线经济,即便首店“一炮而红”,也难免“昙花一现”。做首发经济,也要坚持长期主义。

强保障。首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首发产品不能千篇一律,但为企业创新、品牌成长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则是共同的方向。


比如,首发经济高度依赖创新,构建全方位的创新保障体系必不可少。只有尊重创新和研发,才能有效保护知识产权,避免粗制滥造、恶意剽窃、恶意竞争,让企业安心落户、放心发展。

良品择地而发,哪个地方营商环境好、创新生态好、产业配套好,哪个地方的首发经济就会好。弄潮首发经济,各地首先要培厚创新发展土壤。(吕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