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ravel”,山东都有

当晨光初绽,来自法国的游客正掏出手机准备拍摄日出泰山的壮丽;当暮色四合,来自韩国的游客已坐在青岛的餐馆里开始“哈啤酒吃蛤蜊”……这一幕幕情景,折射出山东入境游市场的活力。
有一种说法叫“近处没有风景”,那么当远道而来的外国游客踏上齐鲁大地,他们眼中的山东会是什么模样?
外国游客在曹县试穿汉服(孙立峰/摄)

“泰山会制服每一个嘴硬的人”,不管他来自哪个国家、出发前多么“嚣张”。
比如,美国游客“把腿爬软”,英国网友表示“泰山征服的不止是体力”;德国游客的“精密计划败给泰山台阶”,法国网友说“让人又爱又怕”;俄罗斯游客“被狠狠上了一课”,韩国网友“被泰山的气势和难度杀得片甲不留”;瑞典游客登顶后“知道了什么叫‘敬畏’”,日本网友爬过后“心服口服”……

各国游客纷纷被泰山“拿下”,当然不光因为泰山“能把8厘米的鞋跟磨到2厘米”,更因为泰山确实迷人。如游客留言所说,泰山“风景绝了”“像童话一样美”“‘会当凌绝顶’的感受太上头”“文化底蕴让人肃然起敬”,所以“累成狗也值得”。
有人喜欢爬山,有人喜欢观海。
来自俄罗斯的波琳娜被青岛的海滨风光所吸引,直言在俄罗斯“从未见过如此开阔又触手可及的海岸线”,她觉得“这里的海似乎有种魔力,能带走所有烦恼,让心灵瞬间开阔宁静”。
来自英国威尔士的盖文喜欢上了威海,他说“在威海,无论你身处哪里都能看到绝美的风景,威海的沙滩、日出、日落、起伏的丘陵,对任何人来说都称得上是一个浪漫的城市”,所以他希望自己在英国的家人都能够来威海看看。
韩国许多小情侣喜欢到烟台的渔人码头拍婚纱照,穿上中式喜服,再摆出个“韩式比心”,美得很。
外国友人在三孔景区游览(魏伟/摄)
“一山一水一圣人”,许多来山东的外国游客都会到曲阜学习“子曰”。
在孔庙的大成殿前,来自法国的皮埃尔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那些刻满岁月痕迹的石柱,嘴里重复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句子。他跟导游分享自己的感受:“你们山东人两千年前就把人际关系琢磨透了,我们欧洲人到现在还在为这个吵架。”
日本游客原田弘树报名参加了书法研学团来到曲阜,结果又被这里的舞蹈“圈粉”了。他兴奋地说:“中国舞蹈的气韵、意境,与书法艺术有许多相通之处,太棒了!”
山东好看的多,好吃的也多。在许多外国游客眼中,来一趟山东就是享一场舌尖盛宴。

来自美国的杰森吃到淄博烧烤后眼睛瞪得溜圆:“我的天!这也太香了吧!”来自德国的汉斯爱极了地道的青岛啤酒,说“仅凭这啤酒和眼前的大海,就值得我下次再来”;来自韩国的安太振推荐海肠捞饭,说“一定要试”;来自俄罗斯的茱莉亚“种草”鲅鱼饺子、韭菜炒海肠;来自罗马尼亚的友人喜欢上了济南的把子肉;来自西班牙的游客用刚学会的中文喊出了“山东饺子,杠赛来!”
也有游客专为山东好品而来。因为曾经用过许多山东生产、山东制造的东西,所以想来看看这个地方。比如,樱桃成熟的时候,就有韩国游客专门到威海、烟台体验采摘。还有韩国游客专门到烟台购买古酿当婚宴用酒。
一位美国的游客这样表达旅行山东的感受:“我喜欢的东西这里都有。”
这位游客的喜欢,不仅包括美景、美食、好物,还有这里的好客和安全。这也是很多外国游客共同的感受。

前段时间,多位来自东南亚的旅行网红深度探访山东,亲身体验山东生活,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这里真的很适合生活”“这里的人每天过得很踏实”“这里安全感和氛围感拉满”。
在烟台的咖啡店,服务员不会催你点单,你在那儿坐一下午她也不会说什么;在潍坊,街边卖水果的大妈会主动让你先尝,喜欢再买;在泰安,爬山途中会有人给你鼓劲,甚至分你水和零食;在济南,夜晚可以毫无负担地City Walk,入耳都是“老师儿”的友好……在游客眼中,山东人太热心了,总是倾尽所有帮助你。一位澳大利亚女士来山东之后,说:“我这辈子从没收到过这么多爱和欢迎。”
“好客山东”的厚道与热情、“好品山东”的匠心与品质,因为“Shandong Travel”而传得更远、传得更响。

“周五下班坐船来,周日晚上回仁川,周一还能准时打卡上班。”从威海港入境齐鲁的韩国游客金先生说,“周五下班去山东”的梗,在他们公司聊天群里都传疯了。
来山东,就是这么便利。
今年4月,山东接连出台了《“引客入鲁”奖补办法(试行)》和《入境旅游服务提升专项行动(2025—2026年)》,通过一系列干货举措,持续推热入境游。

外国游客“感知齐鲁”(魏伟/摄)
仔细看这些举措,可以说把外国游客从落地到离开有可能遇到的麻烦事儿都想到了,也都给出了解决办法。
比如,打通各市推出精品线路亮看点;提升通关便利,让外国游客下了飞机、轮船就能走;加密国际航线、增加国际邮轮,把外国游客直接送到“家门口”;买买买更是方便,不仅支付便利,同时也在试点“即买即退”离境退税服务……
拿曲阜三孔景区来说,光是能刷外国银行卡的POS机就装了230多台,外币兑换点也有8个。
美国游客辛迪在山东旅居了一阵,她对这里的移动支付、便捷交通等印象深刻。她说:“我一定会再来山东的!希望全球各地的朋友都能找机会到山东看一看。”

外国游客观看非遗节目,更好认识齐鲁、认识中国 (孙立峰/摄)
数据表明,山东的“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以“五一”假期为例,山东今年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3%。
入境游的效益,不仅在于钱,更重要的在于文化交流,在于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山东、认识中国。
“威海之行充满惊喜,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东寻·成山赋》演出,充分感受到了中国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灿烂的文化,特别震撼。”来成山头景区旅游的韩国游客李娜贤说。
一位法国游客在烟台喝过张裕的葡萄酒后,很是惊艳:“没想到能在这里喝到顶级的葡萄酒,它是那么纯粹!”一位韩国主播在蓬莱阁做直播,意外带火了“八仙过海”文化衫,现在韩国电商平台上月销量过万件。一位日本游客打卡威海栖霞街,对这里的锡镶工艺品爱不释手……
游逛、拍照、与当地人面对面、购买纪念品,游客带走的不仅是一份旅行记忆,更是对山东、对中国的真实而鲜活的认知。
这种交流,可能比任何一种主动宣推都更能深入人心、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好山好水好风光的山东正向世界敞开胸怀,欢迎更多游客旅行山东、感知山东。(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