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游齐鲁,经山历海

“儒侠山海会”你看了吗?
7月19日—20日,“好运山东·律动黄河”武术联赛(德州站)热烈举行。千余名“侠客”齐聚德州,从太极拳到咏春拳,从太极剑到九节鞭,“论剑称雄”。

自进入7月以来,德州的体育赛事就像“开了挂”,射箭、击剑、航模、青少年跑酷……诸般赛事轮番上演。
德州体育赛事的火热正是“好运山东”的一个缩影。跟着赛事游山东,一边能看岱青海蓝的美景,一边能体验体育竞技的速度与激情。

说起体育赛事,就不能不提日照。这座连续四年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的城市,不仅蓝天、碧海、金沙滩美如画,其“赛”力全开的澎湃活力更让人“上头”。仅今年上半年,日照就已举办省级以上赛事60场,吸引4.2万名运动员“打卡”,辐射观赛人群超30万。下半年,还有40余场省级以上重大赛事将“鸣枪”。
“好运山东”2025日照市第一届“五四”活力跑
东营的黄河口马拉松连续五年获评“中国马拉松金牌赛事”,黄河口(东营)公路自行车赛是山东首个国际B类赛事,同时这里还有国内首个世界匹克球联盟小镇。今年这里的“大赛”也不少——约有50项省级以上赛事,在时间安排上形成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亮点”的节奏。
临沂作为第26届省运会举办地,正在实施“以赛亮城”行动,计划全年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活动2000场次以上,其中承办国家级和省级赛事40场次以上。
泉赋舞庄·第二届中国(济南)国际街舞大赛
济南作为全国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工作城市,“特色赛事”如火如荼。第二届中国(济南)国际街舞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及海外的3000余名顶尖舞者;2025和平精英职业联赛、穿越火线职业联赛等电竞比赛风起云涌;台克球世界系列赛济南站是全球首发,吸引了近20个国家的百余名顶尖运动员;高校百英里接力赛创下十年来全国分站赛队伍数量之最……
近几年,特色体育赛事正在帮助更多旅游目的地“出圈”,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各地都看到了“体育+旅游”里的机遇,努力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
山东创新打造沿黄河、沿大运河、沿齐长城、沿黄渤海“四沿”体育赛事体系,推出“九九黄河”等特色体育赛事,做强“好运山东”品牌。“四沿”体育赛事体系与“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高度重合,“好运山东”与“好客山东”“好品山东”相加,正是文体旅深度融合的写照。
“观看一场赛、玩遍一座城”,跟着“四沿”看赛事、沿着“四廊”看文化,一路经山历海,不仅能感受体育赛场的高燃,饱览海岱风光的壮丽,还能体验齐风鲁韵的源远流长。

一场赛事终了,一场赛事又启。随着暑假的到来,足球、网球、橄榄球等系列青少年赛事高潮迭起,街舞、霹雳舞、三人篮球等年轻人喜爱的赛事争相上演……主打就是一个“好玩”。
日照很早就在“好玩”上发力了。
晨光初照,2024日照半程马拉松的鸣枪声响彻海滨,万名跑友迎着海风用脚步丈量“最美赛道”;夜幕降临,日照奎山体育中心的灯光亮起,齐秦、赵传的经典旋律与海浪声应和。马拉松融合演唱会,游客白天跑半马、晚上听歌,简直不要太欢乐。
“好运山东”2025中国(日照)国民休闲水上运动会龙舟比赛
2024中国运动休闲大会,“赛、会、游、展”拧成了一股绳,自驾看风景、徒步享乐趣、水上运动赛激情,吸引了近10万人次参与。
日照还给银发群体铺就一条“悦动”之路。钓鱼场上的悠然垂钓、桥牌桌上的从容博弈、太极拳阵里的行云流水……全年超百场老年赛事,让“康养”二字有了具体模样。
全民健身运动会、绿水青山运动会、冬季运动会、国民休闲水上运动会……日照全年超3600场赛事活动,不仅贯穿春夏秋冬,也覆盖“人生四季”。
2025年山东省青少年攀岩锦标赛暨U系列比赛
日照的实践反映了山东的打法。去年,山东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将体育赛事活动从体育场馆扩展至具备条件的景区、公园、商业中心、步行街等,同时大力发展攀岩、登山、越野、徒步、自行车等户外运动赛事,重点培育游泳、帆船、漂流、赛艇、皮划艇、龙舟等水上赛事,积极发展航空运动赛事,有序发展冰雪赛事,形成“水陆空”赛事空间布局。其主要目的,就是既方便游客观看,也方便游客参与体验。
在东营举办的2025山东省匹克球旅游嘉年华,“赛事+非遗市集+文创销售”共飨游客——游客参赛观赛之余,还能参观体验黄河口剪纸、垦利民间绘画等非遗技艺,购买“球拍造型泥塑”“湿地候鸟主题运动水杯”等文创产品。匹克球旅游嘉年华还和泰山登山节、青岛马拉松形成区域联动,游客经山历海看黄河,从“一日游”变为“多日留”。


为一场赛事奔赴一座城,当人们用体育赛事打开目的地探索的窗口,运动早已超越健身范畴,成为解锁城市文化密码的全新生活方式。
跳步、拉拍、挥拍击球……日照网球中心的场地上,一颗颗网球划破海边潮湿的空气精准触线,“百人网球旅行”活动让来自上海的网球爱好者们在此地以球会友,沉浸式感受运动激情与海滨风情。
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网球项目(团体)预赛
而日照,依托“星岛蓝碳计划”,将网球场地、海洋美学馆酒店、上水咖啡等项目,一链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融入运动休闲,形成体育旅游消费生态圈。游客,消费有品质;城市,消费有热力。
体育旅游消费的热力正是在文体旅融合中被激发出来的。发展赛事经济,就要“跳出体育看体育,跳出体育干体育”。
日照马拉松赛道串联起15个核心景点和6大商圈,被跑友誉为“最美赛道”,单届赛事创造直接消费约1500万元;中国(日照)国民休闲水上运动会年均吸引万余选手与数十万游客,拉动消费超8000万元。2024年,日照共举办省级以上赛事 140场,直接经济效益达8亿元,综合效益高达15亿元。
2025青岛西海岸半程马拉松暨好运山东·马拉松城市联赛(青岛站)
2025青岛马拉松期间,当地推出的“号码布就是景区通行证”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参赛观赛者的旅游热情,赛事举办日及前后各两天,周边景区接待人数环比增长79%,营收环比增长78%;酒店入住率环比增长28%,营收环比增长22%;拉动“吃住行游购娱”综合消费超过1.3亿元。
济南不断深耕“体育+商圈”,2024年举办各级各类赛事3485项、2万余场次,赛事直接经济收入21.53亿元,对全市GDP贡献68.09亿元,拉动效应47.96亿元。
……
文旅产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是淡旺季之分。旅游淡季,资源闲置。而有了赛事作杠杆,就能激活淡季的沉睡资源,让文旅业更为稳定地“发热”。
群众体育是赛事经济的深厚土壤。据有关统计,山东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的比例达41.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体育+”提升经济增量,本身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热情好客的山东人也热切期待热爱体育的外地游客前来“较量”。
那么——
咱们赛场见!一起嗨!(郑波 辛昊良 屈昌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