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刊《支部生活》主办

传递中央和省委声音的重要喉舌

联系基层组织和党员的重要桥梁

交流和展示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观察当代山东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山东党建网
微信
手机版

党刊朗读|日历留痕

来源:山东《支部生活》2025-03-09

时间撕下旧日历的最后一页,时间又把新日历挂在人们眼前。每当日历翻到岁末,我总是早早准备好下一年的日历,就等着翻开那崭新的一页,这也成了我迎接新年的一种仪式。

小时候,每当旧岁将尽,母亲总是提前买好新挂历挂在墙上,挂历上的图案有时是四季花卉,有时是生肖动物,有时是国画花鸟,我总是从头到尾欣赏一遍又一遍。撤下来的旧挂历往往会被我小心裁剪,用来包书皮,这样,旧挂历换了一种形式,延续自己的新使命。

挂历是那个年代的主角。现在的日历款式繁多、制作精美,让人挑花了眼:有卡通风格的,有文艺小众的;有挂在墙上的,有放在台上的;有纸质的,有塑料的,还有电子的……宜实用,宜欣赏,宜收藏。

我每年要买一本一月一页的台式日历。对我来说,“月”是个合适的时间宽度,不像“日”那么紧凑,也不像“年”那么漫长。我喜欢在日历上做标记,把每一个特别的日子用彩笔圈起来,写上简短的文字提示,有的日子旁还要贴上可爱的贴纸。这些特别的日子包括回故乡探望父母的日子,大女儿比赛获奖的日子,小女儿每掉一颗乳牙的日子,等等。每个月总有那么几个特别的日子,让这一页的日历变得丰富。累了、倦了看一眼,让我觉得温情满满。

朱自清写道:“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一年又一年,我记满记号的日历一本又一本。在我看来,这是幸福时光的印记,是逝去岁月的留痕,它们是有声音也有影子的。也许多年以后,当我坐在暖阳下一页页翻看时,日历上一个个简单的标记,就像一个个关键词的索引,会让那些美好的记忆一一浮现。

两个女儿很喜欢看我在日历上做标记,在一本本新旧日历的更迭陪伴下,她们渐渐长大。现在她们也忍不住要在日历上做标记,我便给她们各买了一本日历,让她们按照对特别日子的定义,做自己独有风格的标记。

冯骥才说:“生活就是创造每一天。”圈画日历,是我惜字如金的简约日记,是我起舞心情的留白书写。努力创造更多值得圈画的日子,就是把平淡日子酿出葡萄酒的芬芳甘甜,就是在岁月的素纸白绢上绘制诗篇画卷。一个家庭的幸福碎片与珍贵记忆,不应只存在于手机相册里、视频电话里、汽车行程里,也应在日历上的标记里,用爱、用珍惜、用美丽心情去圈画书写。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2024年已然谢幕,2025年悄然开启。逝去的日子虽然匆匆,但经历过的就是永恒,即将到来的正待我们彩笔描绘。(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