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刊《支部生活》主办

传递中央和省委声音的重要喉舌

联系基层组织和党员的重要桥梁

交流和展示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观察当代山东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山东党建网
微信
手机版

党刊朗读丨黄河故道上的绿色奇迹

来源:山东支部生活微信2025-08-18

在黄河故道的褶皱里,镌刻着一部用年轮书写的史诗。鲁北平原上,1.65万亩绿浪翻涌,将山东东营利津人的治沙传奇,深深地刻入地球的年轮——这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王庄沙区,这片1951年黄河决口冲击而成的缓岗地带,曾沦为风沙肆虐六十载的“生态荒漠”。狂风起时,黄沙蔽日,百米难见村落,“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是其真实写照。20世纪80年代,党和政府虽尝试飞机撒播草籽、人工种植刺槐林,但收效甚微。然而,利津人治理沙区的脚步从未停歇。

2011年2月,王庄沙区林场建成,成为这片土地重获新生的转折点。16个背着铺盖卷的身影住进窝棚,开启了与风沙的艰苦博弈。技术员在寒夜中摸索出“沙窝育苗法”,保温杯中冻结的冰晶见证了他们的坚持;护林员跪地栽苗,工装裤上渗出的血珠铭刻着奉献。正是这些平凡而伟大的林场人,以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在沙地上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如今,走进王庄沙区林场,宛如踏入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82.3%的森林覆盖率,让这里成为绿色的海洋。林场内,国家木材战略储备林郁郁葱葱,白毛杨与金叶榆编织的迎宾路上,树木轻摇,仿佛在诉说着利津人的治沙誓言。林下花海中,500亩油菜金黄怒放,与七叶树、樱花等30余种花灌木交相辉映,勾勒出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美景。

121755050741_.pic.jpg

王庄沙区林场(韩滨/摄)

王庄沙区的蜕变,不仅是生态的重生,更是经济与生态共赢的典范。林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采摘、生产示范、科研培训于一体的标准化果品基地,栽植了2.6万株、30多个名优特新品种的果树。流转土地治理风沙的模式,既鼓了农民腰包,还带动了周边旅游等产业发展,加快了群众奔小康的步伐。
 
这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胜利。黄河故道的风沙虽已被驯服,但年轮里的故事永不终结,它将激励更多人,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征途上,深怀对自然的敬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共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作者:索志河

主播:孙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