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刊《支部生活》主办

传递中央和省委声音的重要喉舌

联系基层组织和党员的重要桥梁

交流和展示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观察当代山东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山东党建网
微信
手机版

党刊朗读|春种一棵树

来源:山东支部生活微信2025-04-21

“春风它吻上了我的脸,告诉我现在是春天。”熟悉的旋律在耳畔悄然响起,不经意间低头,几簇鹅黄色嫩芽映入眼帘。它们正俏皮地从泥土里探出脑袋,怯生生又满是期待地张望着这个世界,为春天注入了新生的力量与希望。

我曾渴望在春天亲手种下一棵树,一棵既能绽放繁花又能结出硕果的树,这愿望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我的父亲是个地道的农民,却被大自然赋予了一种神奇的能力:他能用耳朵听见花朵绽放的细微声响。当院墙外那株枝干苍劲的迎春花枝头悄然鼓起金色的小喇叭时,父亲总能敏锐地捕捉到春天的足音,欣喜地宣告:“春天来了!”

随着春天脚步的临近,父亲原本略显蹒跚的步伐,一下子轻快了许多。天刚破晓,他便与母亲一道,扛起农具,匆匆奔向那片由他亲手开荒的滩涂沟湾。父亲深知夏季洪涝的威胁,他要赶在夏季到来之前,在滩涂沟湾的堰堤上挖坑种树,筑起一道坚固的绿色防线,守护自己辛勤开垦的庄稼地。后来,随着父母栽种的白杨树化作一道迷人的绿色风景线,我在春天种一棵树的愿望也愈发强烈。

悠悠二十余载的乡村生活,是一方温暖的摇篮,精心呵护着我对泥土与生俱来的亲近。即便离家多年,这份情感也从未淡去,反而成了我心底最柔软的牵挂。每当春天来临,我便迫不及待地踏上归乡之路,回到那片生我养我的村庄。在那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一切都还保留着记忆中的模样。

有一年春天,我和父亲商量了许久,决定在院墙外的自留地里种下两棵杏树,想着以后粉白的杏花在枝头竞相绽放,还能摘下酸甜多汁的黄杏大快朵颐,内心便充满期待。翌日清晨,我和父亲沿着蜿蜒的乡间小路步行前往集市购买树苗。一路上春风拂面,我俩你一言我一语,期盼着为这片土地再添一抹新绿。

集市上,各类树苗琳琅满目。父亲穿梭在摊位间,仔细甄别着每一棵树苗。最终,两棵“金太阳”品种的杏树苗脱颖而出,被我们小心翼翼地带回了家。回到家后,父亲认真指点着挖坑栽树的位置,我挥动着铁锨栽种,尽管手上磨出了水泡,汗水浸湿了贴身的衣衫,但看着种好的树,我和父亲相视而笑,笑容里饱含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儿时的童谣仍在记忆里鲜活,无情的岁月却不知不觉染白了我的鬓角。回想起和父亲一起种树的场景,竟已过去了好几个春秋。

又是一年杏花开,我独自回到老家,看着院墙外满树的杏花悄然绽放,内心却五味杂陈。曾经,父亲就站在我身旁,和我一同种下这两棵树。如今,树已亭亭如盖,而那个熟悉的身影却永远消逝在了岁月深处。犹记得父亲在电话里满怀期待地叮嘱:“等收麦子的时候,你带着媳妇和孩子回来,尝尝这头茬杏的滋味。”如今回想起来,就像嘴里含着一颗还没熟透的杏,既有甜蜜的回甘,又带着酸涩的惆怅。

花开花落间,父母相继离我而去,这两棵在春天种下的杏树,成了我与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贵联结。它们静静伫立在老家,每一圈年轮都承载着一家人曾经的欢声笑语,也寄托着我对父母无尽的思念。 

在那个满怀希望的春天,我与父亲一起种下杏树,也种下了对生活的憧憬。这段回忆将在岁月的滋养下绽放出绚烂的花朵,给予我前行的力量。

来源:山东《支部生活》2025年第4期

主播:魏刘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