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的核心内涵与时代价值
在中国共产党100多年的奋斗历程,特别是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山东尤其是沂蒙这片红色的土地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英雄儿女,在党的历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铸就了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沂蒙精神就是其中耀眼的精神之光。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分别在多个重要场合节点,对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弘扬沂蒙精神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1年9月,沂蒙精神成为中央宣传部公布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2022年3月,经党中央批准,沂蒙精神基本内涵表述确定为“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沂蒙精神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鲜明的精神特质,概括起来就是上述这16个字。这一核心内涵表述,既映照历史又启迪未来,既逻辑严谨又情理交融,既易于理解又便于践行,深刻阐明了沂蒙精神产生形成的精神原点、逻辑起点、实践基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独特的时代价值。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保护和运用好红色资源,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习近平
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沂蒙精神基本内涵的确定,为我们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指出了明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5年7月1日,山东省正式实施《山东省传承弘扬沂蒙精神条例》,这是全国首部传承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省级法规,推动传承弘扬沂蒙精神上升到法律制度规范的高度。
沂蒙精神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因其最初孕育地位于沂蒙这片红色沃土(沂蒙革命老区)而命名,后发展影响于齐鲁大地乃至全党全国,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由以沂蒙为中心区域的山东革命根据地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儿女特别是齐鲁儿女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写照。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与延安精神、抗战精神基因互补、精神映照,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传承史上的重要一页,蕴含着丰富的价值理念,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同根同源,是激励中华民族特别是山东人民昂扬奋进的精神旗帜。
奋进新征程,精神的力量不可或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沂蒙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增加了新的时代内涵;沂蒙精神代代传不仅很有必要,也确有可能。它源自于历史,又映照着现实,产生于山东,又影响着全国,已成为一种永恒的精神价值生态,永远闪耀着催人奋进的历史光辉。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始终是熔铸在中华民族特别是齐鲁儿女血脉中的红色基因。“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体现出高度的历史自信,目的是更好地发挥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和对历史的勇于担当,以最终履行好自己的历史使命。因此,传承弘扬沂蒙精神,推动沂蒙精神代代传是我们的重大政治责任。
永恒的精神源自永恒的历史。新时代,我们要深刻理解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从沂蒙精神代代传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时代要求等方面加深理解,部署落实,持续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教育长,教授 柳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