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刊《支部生活》主办

传递中央和省委声音的重要喉舌

联系基层组织和党员的重要桥梁

交流和展示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观察当代山东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山东党建网
微信
手机版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与推进路径

来源:山东《支部生活》2025-03-10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高度重视。各级党组织要深刻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科学把握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路径,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稳步推向前进。

       深刻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价值观是文明的灵魂。价值观先进,文明才能先进。要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具体而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助于有效抵御各种负向负能的价值观,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有助于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粉碎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我国现阶段重点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凝练为十二个词语,其中的科学内涵,必须准确理解把握。

       国家层面。富强与贫弱相对,要求通过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国家兴旺发达起来,彻底告别贫穷落后受欺辱的历史。富强的表现,如物质财富丰富,国库充裕、人民生活富足;科技力量和军事力量强大,有能力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有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民主与君“主”、官“主”或权“主”、财“主”相对。我们要发扬的是社会主义民主,而不是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扬弃和超越。民主有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等多种表现形式,是集中民智,确保利益公平分配、促进尊重与团结和谐的重要手段。文明与野蛮相对,是指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倡导和遵守文明社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精神文明成果,站在人类精神文明的最前沿。和谐即和睦融洽,与对立冲突相对。和谐是指各种内外矛盾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或化解,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融洽,从而避免因对立冲突给社会带来灾难。

       社会层面。自由是指作为自然人的公民个体、家庭或法人,在遵守宪法、法律以及不损害其他公民、家庭、法人正当权益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享有自主判断、自主决定、自主行动、自担后果的自我决策的权利,国家和其他公民不得无端任意干涉或制裁。平等是指任何具有公民资格的个人,在享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权利或履行义务时,不得因任何原因被任何组织或个人特别优待或歧视,在法律、制度、规则、政策面前人人平等、人格平等。平等也适用于家庭内部成员、自然人与法人、法人与法人之间。公正是指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在权利的享受与责任义务的承担方面,在贡献与报酬、奖与惩、利益得失之间是对等的、合理的,公民和法人都必须通过公平的机会、公平的规则获取各种社会资源和权益,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结果公平。法治与人治相对。社会主义法治就是运用体现公共意志、经由社会主义民主程序制定的“法”来规范掌握公共权力的机关及其人员、其他自然人和法人,用“法”来调节各种经济、政治、社会关系,实现各类社会主体各安其位、各尽本分、各享其权、各得其所。

       公民层面。爱国是指我国公民应具有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报效祖国、维护祖国形象和国家利益为荣,以损害祖国形象、背叛祖国、危害国家利益为耻。敬业是指公民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应对本职岗位的重要性具有清楚的认知,爱岗尽责、恪尽职守、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诚信是指公民个体或法人在从事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活动时,依法依规依约办事,信守承诺,不食言、不违约。友善是指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

       科学把握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路径

       科学把握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必须处理好空间之维、时间之维、主体之维、政策制度法治导向之维、文化之维以及活动之维等六个维度问题。空间之维和时间之维关乎在何地培育和践行、在何时培育和践行这两个重要问题。从空间之维来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家庭、学校、单位以及包含网络空间在内的其他社会公共活动空间广泛开展。从时间之维来说,要做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时时抓在手,久久为功。主体之维关乎谁来培育、谁来践行的问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应该包括机构类主体和作为自然人的个体。从机构来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党委、政府、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重要工作。从自然人个体来看,党员干部群众个体、各学段在校生都应是参与主体。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政策制度法治导向之维属于社会治理的硬规则,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重要导向作用。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用法律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各有关部门要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文化之维属于社会治理的软规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发挥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与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以及必须反对和否定的。活动之维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载体。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必须将其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张传鹤  任天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