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刊《支部生活》主办

传递中央和省委声音的重要喉舌

联系基层组织和党员的重要桥梁

交流和展示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观察当代山东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山东党建网
微信
手机版

北海银行诞生记

来源:山东《支部生活》2025-06-30
80周年.jpg

1938年暮春时节,在胶东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会议室里,中共掖县(今莱州市)县委创始人、支队长郑耀南正主持召开重要会议,研究如何巩固根据地和开展经济建设。此前不久,他领导的玉皇顶抗日武装起义成功攻克掖县县城,成立了拥有3700多名士兵且装备齐全的胶东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以下简称“三支队”)。

会议室里,大家显然还沉浸在重大胜利的喜悦中,说笑声不断。有人提出,眼下应优先改善同志们的生活;也有人认为,三支队每月有20多万现大洋的收入,不能太亏了自己。

这些想法,郑耀南早有预料,正是为了统一思想,他语重心长地说:“适当改善生活是可以的,但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不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梁山草莽好汉,更不是占山为王的土匪。绝对不能大手大脚,更不能把家底分光吃净!眼下法币、伪币泛滥,老百姓苦不堪言,我们应该有所担当,扭转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

扭转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如何扭转?大家只知道眼下一麻袋票子换不来一麻袋粮食,至于如何控制日益飞涨的物价,众人均束手无策。

会场沉默了片刻,郑耀南随即说出酝酿许久的构想:办银行!办劳动人民自己的银行!在大家惊诧的目光中,他信心十足地说:“当然,现在缺少这方面的人才,但一旦条件成熟,我们就要让日本人知道,共产党人拿锄把子的手,不仅可以拿枪杆子,还可以印钱票子!”

 3.北海银行.png

郑耀南德高望重,说到做到是他的一贯作风。正当他四处打听行家里手的时候,有人报来喜讯:张玉田出现在掖县!

张玉田何许人也?原青岛中鲁银行经理。青岛沦陷后,张老先生不愿为侵略者服务,回到掖县老家。途中遭顽军洗劫,走投无路的他只好投奔在掖县抗日政府任职的儿子张忠厚。

郑耀南得知后非常高兴,马上带上200块现大洋登门拜访。见面后,郑耀南先是表达了三支队的诚意,而后又介绍了三支队的现状和抗战决心。原本惊魂未定的张玉田很快振奋起来。他从郑耀南身上看到了共产党人为民造福的胸怀,深受感动,一再表示愿意为共产党和三支队效力。两人相见恨晚,促膝长谈。

会见后,张玉田即刻行动。他把原青岛中鲁银行业务骨干邀请到掖县,分别委以重任;又邀请县内同仁名流,共同参与银行筹备及票面设计等工作。张玉田经常彻夜不眠,仅为银行名字就费了一番心血。后来,他从“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北海水长流”的春联中受到启发,果断选取“北海”二字。这既符合掖县的地理位置,更寓意银行如北海之水浩大宽广。

1.印钞机印模.JPG

印钞机印模

然而,就在北海银行筹备的关键时刻,盘踞在平度的国民党顽固派张金铭率部兵分四路进攻掖县,郑耀南率领三支队奋起反击。霎时间,掖县大地炮声隆隆,战火纷飞。

战火中,张玉田临危不惧,银行筹备工作继续推进:地点、设备、模板、印钞纸都已备好。可是,制好的模板在青岛敌占区,“道林纸”远在天津敌占区,想运进战火纷飞的掖县,难于登天。张玉田心急如焚,想找郑耀南支招,却得知他一直在前线。

其实,人在前线的郑耀南也始终挂念着办银行的事。这天,张玉田收到郑耀南转来的一封信,急忙打开,上面只有四个字:瞒天过海。张玉田盯看了一会儿,突然一拍大腿:“妙计!”他立即行动,将模板和“道林纸”装于铁箱,焊死缝隙,再用铁链将铁箱牢牢拴在船底,从海上拖运至掖县。

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1938年5月到6月,第一批北海币在枪林弹雨中正式诞生。同年8月,北海银行正式成立。

2.jpg

北海银行纸币

1948年12月,随着革命形势发展,北海银行、华北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组建了中国人民银行。在这三大奠基行中,北海银行资金、人员实力最为雄厚,发行地域最广,成就最为显著。

从1938年到1948年,北海银行为根据地建设、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卓越贡献。十年间,北海银行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光荣使命,创造了辉煌成就。(綦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