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刊《支部生活》主办

传递中央和省委声音的重要喉舌

联系基层组织和党员的重要桥梁

交流和展示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观察当代山东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山东党建网
微信
手机版

梁山战斗

来源:山东《支部生活》2025-06-16
80周年.jpg



1939年3月,八路军115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师部和343旅第686团组成的东进支队进入山东。经过5月肥城的陆房突围战后,迅速打开了鲁西抗日斗争的新局面。

同年7月,日军第32师团组建了一个步、炮、骑混成大队共300余人,气势汹汹地扑向鲁西平原,企图一举击败115师部队,或将其“驱逐出山东境内”。他们计划从济南出发,经泰安到滋阳(兖州)、汶上,经郓城、菏泽,再到济宁休整。

此时,八路军在梁山、郓城一带的兵力只有115师师直骑兵连,特务营1连、2连和独立旅1团3营,兵力不足500人。

8月1日上午,汶上共产党情报员传来了“日伪四五百人将在靳口渡桥过运河”的情报。

陈光、罗荣桓经过周密分析,遂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同时派出小分队从王府集(今属梁山县馆驿镇)开始监视、袭扰敌人,引诱敌人进入梁山附近。

2日接近中午,日军到达梁山南麓的马振扬村。时值大暑,天气炎热,日伪军有的脱下外装在树下乘凉,有的跳入附近水塘洗澡。小分队抓住时机再次对敌袭扰,二三十个日军当场毙命。敌人还未回过神来,小分队已迅速向西南独山方向撤离。敌人追到独山附近后,不见八路军任何踪影,气得暴跳如雷,即向梁山方向开炮。约半个小时后,不见还击,便继续进驻独山。至此,日军被牵着鼻子一步步走进了八路军的聚歼圈。

晚8时许,陈、罗首长下达了攻击命令。3营从东、南、西三面进攻,骑兵连和特务营2连由北向南推进,构成对敌之围歼。担任主攻的3营10连抢先控制了独山制高点。枪弹声、爆炸声、喊杀声,响成一片。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火力打得晕头转向、乱作一团。

日军组织兵力轮番反扑,向10连阵地接连发起6次冲锋,均被战士们奋力打退。当日军发起第7次冲锋时,10连仅剩30余名战士坚守阵地。危急关头,闻讯赶来的新兵11连急行军冲入阵地,前后夹击,敌人的第7次冲锋又被打垮。12连也向独山东侧的伪军驻地发起了猛攻,形成了对敌之钳形夹击。敌军见四面均遭打击,便龟缩到独山西南侧的车马店院内。

为争取主动,敌军企图与八路军争夺独山南侧的石灰窑制高点。争夺不成,掉头再去抢占东北方的寨围子,拼尽全力撕开一个口子突围。八路军发现敌军企图后,又迅速抢占了寨围子,堵住了敌军逃路。同时,八路军指战员瞅准时机冲入敌群,与敌展开了白刃战,院墙内外,村头山下,刀光枪影,血溅肉飞,不时传出敌人的一声声凄厉惨叫。时过午夜,敌军死伤惨重,被迫再次退回车马店院内。八路军也需作相应部署调整。至此,战斗暂时平息。

陈光、罗荣桓在指挥部听取一线战况汇报后,果断命令“集中力量一鼓作气,争取明天上午10点前全歼残敌,结束战斗”。

午夜2时许,战斗又打响了。八路军集中火力向车马店院内的残敌猛攻,留下敌人一具具尸体,部分残敌慌忙退到院内的平房里,凭重机枪顽守。

3日拂晓,八路军集中了10余挺机枪于独山上,居高临下,向龟缩在车马店院内平房的剩余残敌猛烈射击。此时,陈光亲临前沿阵地。班长曹大顺带领6名战士,机智勇敢地夺取了3门大炮。3营营长刘阳初带领突击队,冲进车马店院内,攀上房顶,用刺刀掘开窟窿,投入了一束手榴弹。日军的重机枪哑了,刘阳初也中弹牺牲。

这次战斗,八路军击毙日军300余人,俘虏24人,缴获野战炮2门、九二步兵炮1门、机枪15挺、步枪150余支、战马50余匹、其他战利品一宗。

梁山战斗创造了八路军在敌我兵力相当而装备处于劣势的条件下,全歼日军1个大队的模范战例,大大提振了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坚持平原游击战的信心和勇气,也树立了八路军在当地群众中的威望。梁山战斗后仅半个月的时间,梁山和东平湖一带,就有3000多名青年参加了八路军。(供稿单位: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