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刊《支部生活》主办

传递中央和省委声音的重要喉舌

联系基层组织和党员的重要桥梁

交流和展示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观察当代山东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山东党建网
微信
手机版

当好百姓的“焦官”

来源:山东《支部生活》2025-03-09

我国南方一带的方言中,将两袖清风、勤政为民的好官称作“焦官”。其中的“官”与“干”发音相近,“焦干”在方言中为极度干燥、毫无油水之意,引申至“焦官”则指代不贪不占的清廉之官。

以“人民的老长工”自比的谢觉哉教育同志们:官而不焦,天下大乱;官而焦了,转乱为安。谢老之言似洪钟贯耳,将为官穷富提升至事关国运兴衰的高度。这一观点既与厚重务实的中国廉政文化一脉相承,更与当下党风建设的政治要求精准契合,其先进性历久弥坚,成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恒久箴言。

谢觉哉“焦官”论折射出老一辈共产党人的清风峻节,更彰显了矢志为民的信仰和坚守。然而揆诸当下,当好“焦官”并非易事,有的干部对“肥差”趋之若鹜,对“苦差”避犹不及,甚至对灯红酒绿、声色犬马望眼欲穿,归根到底还是因“官念”不端而导致理想信念缺失。《道德经》有言“多藏必厚亡”,意为聚积越多,损耗越大。为官从政一旦被物欲所累,必将失去内心的平静与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曾用鱼和熊掌来形容“当官”、“发财”两条道,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摆正“官念”,答好当官“为了什么、依靠什么、留下什么”的终极之问。牢记“权为民所用”,做到用权有度不逾矩;管好个人“三圈”,做到交往有节不侥幸;日常多学多干多思考,做到心里有底不茫然。

甘当“焦官”需涵养淡泊之心,而现实中少数干部却将“佛系”无为之态自诩淡泊宁静之风,实则荒谬。对党员干部而言,“淡泊”绝对不是躺平者的座右铭,而要以“一身之利无谋”的心态,以“利天下者谋之”的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状态,挑起为民之责、实干之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干字当头。“实干”乃古今从政者成就大业之关键,是破解一切艰难险阻的关键密码,其精髓要义贵在“干实”。基层工作无终南捷径可觅,唯以扎实笃行为基,凭为民实绩为证,方能在仕途上稳健前行、致远不怠。征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要答好“征实”与“徇名”的选择题,深植“知民度>知名度”之念,躬耕于群众之中,研习百姓关切的行业精要、助农实效良方。要树立“无功便是过”的理念,以精耕细作之姿将眼前急难险重之事逐一落细落实,让实干之态可触可感,服务之力可见可及,铸丰碑于百姓心间。 (甄红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