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刊《支部生活》主办

传递中央和省委声音的重要喉舌

联系基层组织和党员的重要桥梁

交流和展示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观察当代山东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山东党建网
微信
手机版

跨越大山联世界 贵州持续扩大“朋友圈”

来源:《当代广西》2025/152025-08-20

贵州至广西北部湾铁海联运班列固定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渝黔桂干线首发、跻身GMS六国跨境运输“高速路网”……2025年以来,贵州省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不断取得新成效。

东西南北“四向”联通、水铁公空“四式”联运、西部陆海新通道加速建设,贵州省持续深化与沿线各省(区、市)合作,推动优势产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全省开放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着力提升设施联通能级

从“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到“大道出黔、通联世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让贵州省这个“三不沿”的省份跃升为开放前沿。

应势而谋,贵州省持续拓展开放通道。2015年,中欧班列(贵阳—杜伊斯堡)开通,将西部内陆与欧洲贸易的出口运输环节从6个缩短为2个,提高了物流周转速度。此后,贵州携手重庆、广西、甘肃等省(区、市)签署“南向通道”框架协议,打通了陆海贸易新通道。

如今,贵州省对内交通纵横成网,对外通道建设加速——

东进湘沪杭,畅行长三角;西出云南,直指东南亚;南下粤港澳大湾区,接续南海水路;北上成渝双城经济圈,深入欧亚大陆。与广州港、深圳港、北部湾港等沿海港口建立“组合港”,推进黔粤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中欧(中亚)班列、中老铁路班列等有序开行,着力建设枢纽港、物流港、贸易港。空中开通7条国际货运航线,建成“贵州一局四中心”,弥补了空港口岸不全的短板。

不久前,贵阳市交通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商储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获批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国际道路运输许可证。“相较海运、铁运和空运,GMS运输具有时效快、成本优、口岸覆盖广、全链条服务等优势。”贵阳市物流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祚海直言,这将有力推动黔货出山。

推动沿线地区开发开放

2025年4月,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渝黔桂干线正式贯通,一条横跨三省(区、市)、全长超1000公里的绿色动脉,正重塑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发展格局。

这条重庆至广西的氢能干线,可与广西钦州港海运无缝衔接,实现“公路+海运”绿色联运,带动重庆、贵州、广西及周边地区加快打造中短途氢能物流应用场景。

7月上旬,贵州磷化集团的化肥产品经铁海联运班列从贵阳南站编组场出发,前往广西北部湾港“集结”,等待货轮出港驶向菲律宾。

“今年4月,我们首次以集装箱整列班列和图定班列的物流模式将产品发往广西北部湾港,与过去传统运输方式相比,节约了1至2天,运输时间大幅缩短。”贵州磷化集团物流中心副主任、安捷物流公司董事长张书介绍。当前,贵州磷化集团正加速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物流体系,推动产品与国际供应链融合,提升物流效率。

这条出山入海的黄金通道,连接我国西部地区多个省(区、市)和东南亚等国际市场,改变了曾经西部地区大多货物出海“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窘迫,成为区域协作与国际合作的重要桥梁,带动白酒、辣椒、茶叶、吉他、轮胎等贵州特色产品走向世界。

规则创新链接全球网络

贵州省以改革创新凝聚合力,营造开放包容的国际营商环境,从物流组织、经贸发展、产业布局等方面推动制度型开放,为通道完善协调机制、提高运行效率、促进经贸往来提供动力。

“一港通”快速通关模式,以广州南沙港为枢纽港,贵阳国际陆港作为支线港,优化海关通关和港口调拨等多个环节衔接,形成“两港如一港”的作业模式,有利于企业灵活安排出货周期,缓解库存压力,降低运输成本;“一单制”数字提单服务,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海内外物流网络体系,从国外发货地到遵义,企业只要一次委托、一次结算、一次保险,通过一张数字提单即可实现货物全程“包邮”……

为提质增效,贵阳海关推动将冰鲜水产品、水生活动物、水果、种子种苗进口指定监管场地规划嵌入国际货运中心,一次性通过海关总署验收,并首次在贵州省实施鲜活水产品“特定附条件放行”,针对不同的鲜活商品制定通关保障方案,为贵州省首条货运航线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此外,贵州省探索积累数字产业优势,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数字化、智能化支撑,在现有传统交通物流体系基础上建设陆海联动数字走廊,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中国建设探索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