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刊《支部生活》主办

传递中央和省委声音的重要喉舌

联系基层组织和党员的重要桥梁

交流和展示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观察当代山东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山东党建网
微信
手机版

“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里的远见与动能

来源:山东《支部生活》2025-02-12

1600多年前,山东人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如今,这句话用来形容“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竟也恰如其分。

崇礼尚宾的山东人热情招待八方来客,同时也将所生产的好品好物送往“星辰大海”。“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以其品牌效应,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4年12月,《“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以宣传之力服务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创新之举》摘得“2024年度公共关系优秀案例”。“好”之力量,可见一斑。

一个地方的远见

放眼全球,不管是B端市场还是C端市场的竞争,都早已迈入“品牌时代”。尤其是在信息社会,算法的加持、流量的争夺,让品牌的价值愈发凸显。再小的个体也可以是品牌,再大的实体也需要品牌。一件商品、一家企业如此,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亦如此。

美国之所以能塑造全球性的影响力,除了经济、科技、军事等实力的支撑外,跨国公司、好莱坞电影、世界500强企业等品牌带来的助力也不容小觑。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7年,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品牌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这种背景下,几乎每一个地方都在打造属于自己的区域品牌,竞逐“品牌强省”。比如广东的“制造业当家”,四川的“蜀里安逸”,河南的“美豫名品”,上海的“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等等。

山东在这方面,起步更早。2002年,山东就成立了“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2007年设立“质量兴省工作领导小组”(后来升级为“山东省质量强省及品牌战略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也是在这一年,“好客山东”品牌横空出世,拉开了地方文旅资源整合推介、抱团发展的序幕,引发“众省效仿”。

2020年,“好客山东”开始“扩容”,“共建共享‘好品山东’,形成‘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体系”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次年,省政府印发《关于共建共享“好品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山东区域品牌建设的范围由某一产业、某一领域,扩展涵盖至全领域,开启了全国区域品牌建设的新模式。

“好客”寓意热情友好、宾至如归,体现的是文化和精神;“好品”寓意品质优良、技艺精湛,体现的是产业和质量。“好客”与“好品”,是山东人文与风物、山东人性格与气质的最佳诠释。“好”之一字,自此成为山东这个经济大省最为独特的品牌符号。

背靠全国唯一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战略,山东正处于“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关键阶段,以“好”为主题的公共区域品牌,必将为高质量发展蓄积更大动能。

“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体现了齐鲁大地的远见卓识。

逐渐“长成”新优势

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有到好,品牌效应发挥着巨大作用。经过几年的打造,如今透过“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能看到齐鲁大地的人文之盛、山海之美、物产之丰、好客之道、制造之精、转型之能。

以旅游业为例。从单一旅游到文旅融合,“好客山东”的内涵日趋丰富,岱青海蓝之间,已拥有5处世界遗产、812家博物馆、1228家A级景区,逐步构建起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引领山东文旅实现品质转型和规模跨越。

临沂涑河岸边的“灯火兰山·新琅琊”游人如织,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一片闲置商圈;声名远播的东平大宋不夜城,也是由门庭冷落的水浒影视城“变身”而来;精致城市威海,2023年全年接待游客5907万人次,是常住人口的20多倍;县级市青州,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过百亿元……

淄博的烧烤、济南的超然楼、潍坊的风筝节、菏泽的牡丹节、“沿着黄河遇见海”……“好客山东”成为热搜常客。

2023年,山东接待国内游客8.2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713.6亿元;2024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超1万亿元。根据《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 加快旅游强省建设的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规划,到2027年,山东年接待游客将超过1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3万亿元。

再看物产。“好品山东”正让“山东造”、“山东产”成为品质的保证。截至目前,山东共发布三批427个“好品山东”品牌;拥有61家国家级质量标杆,总数居全国首位;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有45家山东企业入选,居全国前茅。

仅以发布的第二批105个“好品山东”品牌产品为例,有44个产品打破国外垄断或填补国内空白,72个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11个服务品牌全部形成独具特色的服务项目或服务模式。

我国的第一艘国产航母、第一架国产大飞机、首艘国产大邮轮,背后都有“山东力量”的贡献。

在国际市场上,“山东造”也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中东非、南非最大的家电品牌双双来自山东,一个是海尔,一个是海信;吉尔吉斯斯坦马路上疾驰的中通新能源客车,在聊城下线;出口至印度尼西亚的高铁列车“复兴号”动车组,由青岛的中车四方公司设计制造……金乡大蒜产品出口到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阿阿胶、德州扒鸡、“野风酥”煎饼等都在海外享有盛誉。

“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的一次次“出圈”,映照着山东品牌强省的累累硕果。以“好”字为核心的区域品牌建设,逐渐塑成齐鲁大地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凝结成“干字当头、勇挑大梁”的底气和实力。

是山东的现在,更是山东的未来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的“养成”之路是山东在新时代背景下谋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这其中,宣传之力功不可没。

2022年中秋佳节,“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走进央视演播厅,2023年在北京开展线上线下展览展销,2024年宣推“上云”、全网铺展;各种展览展销活动从北京,到广东,到港澳,一直开展到海外……

山东在区域品牌打造上所花的气力,展现了山东对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观”——“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不仅是山东的现在,更是山东的未来。

品牌是无形的资产,一个有竞争力的品牌能够带动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比如潍柴雷沃等“链主”企业,发挥质量技术优势,在100余家链上企业推广先进适用的质量管理模式,助力解决中小企业质量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打通高质量发展“血脉”。

品牌也是转变发展观的重要依托,能极大地促进“质量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优化全省质量发展环境,汇聚成强大合力,描绘出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光明未来。

以青州市为例,在“好品山东”的引领下,在质量强县创建的加持下,从年产5亿盆花到每年卖出22亿盆花,多肉植物从不足2亿产量到年销全国12亿株,草花从全国不足10%市场份额发展到超过60%,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花木之乡。

用萨尔瓦多前驻华大使阿尔多·阿尔瓦雷斯的话说,山东是一个非常繁荣、充满机遇的省份。这样的山东,自然对人才、技术、项目、外资外贸、游客等充满吸引力。

“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2023推介活动开幕式上,山东省委书记林武在致辞中表示:“‘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不仅是我们一如既往的不懈追求,更是共赢未来的一份承诺。我们将着力塑造‘好品牌’、提供‘好服务’、做强‘好质量’、讲好‘好故事’,让‘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美名远扬、享誉全球。”

这份承诺和愿景,正在成为现实。(吕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