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文化社区建设“一路生花”
每天晨练后,通过社区智能健身器实时查看、分享自己的运动数据;周末去社区老年大学听一堂自己喜欢的摄影课;在街道组织的“幸福市集”上,担任志愿者为社区的孩子们讲述冀鲁边革命英烈事迹……77岁的乐陵市安居社区居民鲁玉娥感觉自己在社区的每一天既充实又精彩。
安居社区,正是乐陵市文化社区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2024年以来,乐陵市以文化社区建设为抓手,根据9个城市社区、13万城区居民的实际情况,聚焦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依托红枣、红色冀鲁边 “双红”文化和体育、影视等文化资源,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为载体,不断健全社区文化服务模式、深挖乐陵特色文化资源禀赋、构建文化社区智慧管理平台,积极打造“和乐同行”文化社区共同体,探索文化社区建设的“乐陵路径”。
多元力量 同心共育
“小朋友们,做前滚翻时,要小手撑直、头向后看、屁股抬高,这样动作才标准,身体才不会受伤。”每个周末,乐陵市“蒲公英合伙人”爱酷体能的负责人卜一博,都会在安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少儿体能馆,耐心细致地向孩子们传授运动技巧。
2024年以来,乐陵市累计招募123家社会组织、企业商户担任“蒲公英合伙人”,围绕校外培训、扶老助残、文娱健身等方面,依托社区常态化开展服务。街道(乡镇)依据居民评价,赋予“合伙人”相应美德积分,用于兑换生活用品或其他公共服务,并对其中优秀“合伙人”加大扶持和推介力度,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
乐陵市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摊位的形式,整合“蒲公英合伙人”、企业单位、热心群众等群体,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民服务、文化体验、政策宣讲等多种服务。目前,依托社区累计开展“幸福市集”300多场、服务社区居民近10万人次。
依托“共驻共建”和“文明1+1”结对共建机制,将文化社区建设纳入部门帮包小区事项清单,推动部门单位在政策宣传、文体服务、教育供给、移风易俗等方面,实现资源力量下沉社区。目前,乐陵市135个部门单位与全市163个居民小区全部完成结对共建。
此外,为动员更多群众参与文化社区建设,乐陵市推动红白理事会社区全覆盖,打造文明楼道120栋,孵化枣乡农民合唱团、威风锣鼓队等群众文体社团100多个,创设创建邻里艺术节、社区百家宴、安居社区百叟宴等特色品牌活动,培育和乐安居、活力新城等社区特色文化品牌,持续提升居民参与文化社区建设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本土文化 沁润生活
借助文化社区建设,乐陵市将“双红”文化、体育文化、影视文化、乡土文化与群众需求相结合,依托社区内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构建起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社区服务空间。
在安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楼,有一处专门用于群演培训的服务空间。在乐陵影视城建成投用后,乐陵市依托社区打造影视群众演员训练营,由社区免费为其提供办公、培训等场地,目前训练营累计为乐陵影视城输送群演300余名。
“在社区开设影视群演训练营,可以实现文化文艺、影视制作等特色活动在社区内常态化开展,进一步推动影视文化和文化社区建设的双向赋能、共促共融。”市中街道安居社区书记张国彦介绍。
聚焦挖掘“红枣”文化优势,乐陵市依托社区建设10余处枣乡农民画特色工作室和非遗特色展馆,组织开展枣花节、开杆节等传统民俗活动,推出枣乡农民画、枣木雕刻等文创产品。
围绕传承冀鲁边红色文化,依托社区开展以一场红色故事讲解大赛、一场红色歌唱比赛、一场红色文化主题摄影展、一场红色文化书画展、一场红色诗歌朗诵会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主题活动。目前,累计开展“红色研学游”、“红色电影展映”等特色活动600多场次,不断增强红色文化在社区居民特别是青少年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特色地方文化是社区的生命力,只有深挖文化资源禀赋,发扬特色文化优势才能让社区生活提质升温、活力迸发。”乐陵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乐陵市文明办主任杨大为说。
数智赋能 对准需求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而市中街道五合小区室外共享智慧健身广场上,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56岁的健身达人史智峰,正在小区新安装的智能健身器上,一边与社区居民拉家常,一边进行腰腹训练。
“通过人脸识别,训练时长、卡路里消耗量等10项信息可以在设备上实时显示。设备还可以根据我们的体质,自由设置阻力,避免受伤。”谈起使用智能健身设备的感受,史智峰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县市,乐陵市不断推动文化社区与体育元素同频共振。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体育健身室全覆盖的基础上,在主城区安装升级300多套智能健身器材,建成泰山美德健康智慧体育公园、笼式足球场等80多处公共运动场地,构建起主城区“一横一纵”居民健身休闲带,完善了“城区5分钟健身圈”。在推进文化社区建设过程中,乐陵市不仅提升体育健身智能化服务水平,也着重推动社区管理智慧化,让线上便民服务深入到每位居民的手机里。
“刚反馈不到10分钟,社区就来电询问情况,现在小区照明问题再也不困扰我们了!”五合小区居民宋晓亮下夜班回家后,发现自家附近的小区路灯出现损坏,影响夜间出行,便通过“枣城邻里·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进行线上求助。
第二天,社区网格长崔文超通过后台了解情况后,立即向社区进行反映。当天,经过社区和物业双方沟通协调,不仅及时修缮了损坏的路灯,还明确了社区公共照明设施常态化巡检,确保社区居民夜间出行安全。
为提升社区管理智慧化水平,乐陵市投资50多万元,开发设计“枣城邻里·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设置志愿服务、帮办代办、投诉建议、企业招聘、物业服务等15项便民服务功能。配套开发社区后台管理PC端、网格员走访手机APP端、居民微信小程序端等3个端口。群众可依托小程序实现“一键求助”,社区文体活动线上参加,便民服务事项“码”上就办,求职租房等生活信息实时查看。目前,平台已与“志愿山东”微信小程序串联对接,并录入城区12.25万人数据信息,乐陵市社区治理效能、群众生活满意度显著提升。
如今,走进乐陵市的各个社区,社区细节里充盈着文化的气息,昭示着城市的无限可能,公共服务更加健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更加便捷,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文化社区建设愈发标准化、体系化、品牌化,正在成为德州乃至全省独具特色的建设样板。(许聪聪 陈志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