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刊《支部生活》主办

传递中央和省委声音的重要喉舌

联系基层组织和党员的重要桥梁

交流和展示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观察当代山东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山东党建网
微信
手机版

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何以从云端到身边

来源:山东支部生活微信2025-07-04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不仅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还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更是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建设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基层干部和群众常有困惑,明明文化资源丰富、文化服务也很多样,但是仍感受不深、氛围不浓。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解决的正是这个问题。

0图片1.jpg

了解什么是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可以先看两个关键词。

一是“优质”。它强调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精品化,优质的文化资源,应符合主流价值、富含精神养分、兼具创新表达、富有文化内涵,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在满足广大群众娱乐消遣的基础上,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家庭美满和睦、社会风尚向好。

二是“直达”。文化资源要能快速准确送达基层群众,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引导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群众成为文化创新创造的主体,实现由“送文化”向“创文化”的转变。

0图片2.jpg

今年以来,山东持续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努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努力推动各种优质文化资源从“云端”到群众“身边”,更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比如,日照依托乡村市集创新开展乡村文化大集,叫响“我为乡村种文化”“艺术的光合作用”等公共服务品牌。立足群众生产生活,在群众“家门口”创作排演《文明花开香满园》《对门邻居》等原创性群众小戏小剧,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又如,邹平创新推出务实举措,在全市开展“文化惠民民主议政日”,探索点单式、精准化文化惠民服务,将每村每年1场戏、12部电影的选择权和决定权交给群众,基层组织和群众参与度显著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0图片3.jpg

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还有很多机制搭建和适配工作需要加强。

首先,要坚持系统思维,抓好前端规划。提高组织力和执行力,确保党中央的精神和有关法律法规落到实处,以专项工作检查考核为抓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不允许打折扣、搞变通。同时,也要综合考量本地文化特色、群众实际文化需求,用心做好调查研究,村头唠嗑、网络问卷、大数据分析多管齐下,为基层定制文化产品。

其次,要顺应数字化趋势,拓展文化传播渠道。数字智能技术重塑了文化生产传播方式,它不仅能够提高优质文化资源的触达率,还能提升优质文化资源下沉的精准度。要建好智慧图书馆、智慧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管理平台等数字化文化载体,运用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

最后,要建好人才队伍,提升文化服务质效。人才是第一资源,文化人才队伍的充实与优化,是撬动基层文化资源供给升级的有力杠杆。要把文化人才“请进来”,推动专业机构与基层合作,着力培养一批懂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文化人才,尤其要培养基层自己的“文化人”。(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