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刊《支部生活》主办

传递中央和省委声音的重要喉舌

联系基层组织和党员的重要桥梁

交流和展示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观察当代山东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山东党建网
微信
手机版

画乡鲤梦  墨韵高唐

来源:山东《支部生活》2025-06-17
中国·高唐书画小镇

高唐县,凭借“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锦鲤之都”“全国文明城市”“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等众多名片,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绘制出一幅画乡鲤都兴文化的绚丽图景,这片被文化与艺术深深浸润的土地正持续不断地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画乡墨香,千年传承绘新篇


走进高唐,仿佛踏入了一幅流动的画卷,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散发着浓郁的艺术气息。

高唐书画艺术的底蕴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乙瑛碑》至今仍是书画界临摹的佳品,国画大师李苦禅也是高唐人士。

在高唐,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书画踪迹。无论是公共场所的墙壁,还是私家宅院的门窗,都装饰着精美的书画作品。这些作品,或气势磅礴,或清新雅致,都彰显着高唐人对于书画艺术的热爱和执着。高唐的书画场馆也多于一般县城:李苦禅美术馆、孙大石美术馆、李奇茂美术馆……10余座文化场馆不仅是高唐的文化地标,更成为书画爱好者心中的向往。

其中,李奇茂美术馆的故事尤为感人。享有“当代张大千”美誉的台湾水墨画大师李奇茂因画结缘高唐,对这片土地“一见钟情”。在参加第五届高唐书画博览会时,他被高唐浓厚的书画氛围所吸引,即兴题词“人居四海、心在高唐”,并决定将个人美术馆设在高唐。

2012年,李奇茂美术馆建成。2013年,该美术馆被命名为首批“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成为首批10家入选单位中唯一的县级单位。从此,高唐成了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书画艺术在这里碰撞、交融,绽放出新的光彩。

高唐书画文化体验馆更是将书画艺术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体验馆以汉字演变及绘画沿革为主线开展研学活动,分为书画史展区、非遗手工体验区、远程授课视听室等多个区域。在书画史展区,游客可以通过声光电技术穿梭于千年书画长河之中,沉浸式触摸艺术发展的脉搏。在非遗手工体验区,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古法造纸、油烟制墨等传统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242b9bab6ee250298b8ed5444976892

图片2改.jpg中国·高唐书画文化艺术节开幕式

书画,不仅是高唐的文化名片,更是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在高唐,书画培训机构遍地开花,书画后备人才层出不穷。目前,高唐籍中国美协、书协会员30余人,省美协、书协会员100余人,县内书画爱好者众多,形成了书画人才“梯次接续”的良好局面。高唐书画博览会、书画文化艺术季活动是书画艺术的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画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交流、切磋技艺,为高唐的书画艺术注入动能。


鲤梦高唐,“游”出产业新篇章


如果说书画是高唐的灵魂,那么锦鲤则是这片土地上的祥瑞。

高唐锦鲤的历史,可追溯到千年之前。据《高唐州志》记载,马颊河《郑桥渔歌》中就有锦鲤相关的诗句。相关产业则是在近几十年里迅速发展起来的,业内素有“北方锦鲤看山东,山东锦鲤看高唐”的说法,高唐建有锦鲤产业园,打造出“中国锦鲤第一县”“中国锦鲤之都”等“国字号”品牌。

目前,全县拥有锦鲤养殖企业45家,拥有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个,省级锦鲤水产良种场1个,年苗种繁育能力3亿尾,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

“家人们,我回来啦!今晚,咱来个锦鲤鱼苗专场吧……”正在抖音直播间里进行直播的小于,是锦鲤产业园的一名主播,他每周都有几天出现在直播间里,向全国的观众展示高唐锦鲤之美。借助电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高唐锦鲤,也带动了产业的蓬勃发展。如今,高唐锦鲤已经远销全国各地,逐步走向世界。

高唐人对于锦鲤的热爱,并不仅仅停留在观赏和养殖上。高唐还深入挖掘锦鲤文化元素,连续6年举办锦鲤大赛,匠心培育锦鲤相关的文创产品和特色手造近20种。乡村振兴主题微电影《锦梦三十鲤》荣获“鲁力同心挑大梁”2024山东省新媒体产品创作大赛铜奖。

琉璃寺镇秦庄村农民秦秉忠创办锦鲤书画院,利用“农闲时节”培育锦鲤“土画家”。该村曾有15位村民参加山东省第二届农民书画展,其中7人获奖,如今的秦庄村已成为锦鲤绘画专业村。近年来,高唐培育书画艺术村3个,锦鲤书画等艺术作品成为助力农民增收的新路径。

现如今,高唐集科研、繁育改良、养殖销售、文创、书画、观光等于一体的锦鲤文化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文旅融合,共绘发展新图景


齐文化、汉文化、水浒文化在这里纵横交汇,共同构成了高唐独特的文化底色。近年来,高唐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在高唐,战国时期齐盼子墓、三国时期华歆墓、唐代兴国寺塔等重点文物保护较为完整,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新唐书·吕才传》记载,唐代高唐籍大音乐家吕才创制竹制礼乐乐器——尺八,唐代时期传入日本并影响世界,吕才被誉为“尺八之祖”,高唐被称为“吕才故里 尺八祖庭”。

《水浒传》中描写的梁山好汉除恶霸救柴进、“黑旋风”李逵大闹高唐州的故事,在高唐家喻户晓。为弘扬传统文化,赓续文化根脉,高唐还建设了柴府花园(柴进故居)等多处人文景观。

历史上,黄河6次重大改道,其中3次途经高唐,形成了县域西南黄河故道沙区。近年来,高唐持续推进黄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正在加快建设全省平原地区面积最大的黄河故道郊野森林公园。通过挖掘黄河文化旅游资源,逐步形成了书画文化板块、黄河故道生态旅游观光板块、中央活力片区提升板块、乡村风情休闲体验板块,建成麦秸画工坊等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4处,市级非遗工坊9处。

目前,高唐正结合鱼丘湖风景区、双海湖风景区、清平古城生态旅游区等国家3A级旅游景区,着力打造冀鲁豫交汇带文化休闲旅游胜地。值得一提的是,书画文创产业园强化书画文化和现代技术的融合,园区中的翰墨星空美术馆,通过直播将摆台、立轴、手卷等书画文创产品展示给观众,能够让书画爱好者在线上了解高唐书画,感受浓厚的书画氛围。9ee5d1226fb84664d8e61e11a8d52ff

图片3.png高唐书画艺术公园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从李苦禅美术馆的艺术殿堂到非遗工坊的活化传承,从书画艺术的文脉赓续到数字水墨的跨界探索,高唐正以书画为轴、锦鲤为线,持续推动文旅融合,不断扩大“书画之乡”“锦鲤之都”品牌影响力,加快建设书画文化名城,奋力谱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杨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