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刊《支部生活》主办

传递中央和省委声音的重要喉舌

联系基层组织和党员的重要桥梁

交流和展示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观察当代山东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山东党建网
微信
手机版

“影”出神采 “戏”出国粹

来源:山东《支部生活》2025-01-24

图片故事党刊改尺寸

嘘,好戏登场喽!

一句“又来了!”勾起济南人的回忆。手握竹竿与皮影,唱述神话与传说,伴着弦乐与鼓点,借助布景与光影,一场别具匠心、声情并茂的济南皮影戏拉开了帷幕。

 “三百六十五天,一集接一集”是济南皮影戏的演出风格,似连续剧般给观众留个“扣子”,让观众盼望着明日“揭晓悬念”。济南皮影戏走的是曲艺路线,说相声、抖包袱是它的语言特色。“化了妆的济南话”更是济南皮影戏的“彩蛋”,这种上扬的腔调为表演平添了一丝灵动,更好地以戏传意、以情动人。

《百花洲婴戏图》皮影作品

《百花洲婴戏图》皮影作品

济南皮影戏的题材多选自神话传说和古典小说,《西游记》《封神榜》《八仙过海》等剧目依旧活跃在影幕上。其中,《西游记》是颇受欢迎的经典剧目,以灵动有趣的风格收获了一批“小粉丝”,而国潮风、绚丽感、接地气更是当代《西游记》的新风采。

《西游记——大战蝎子精》剧照

《西游记——大战蝎子精》剧照

当灯源亮起、旋律响起时,手艺人化身为指尖上的魔术师。那神气十足的姿态、腾空跃起的动作、悲喜交加的情节、紧锣密鼓的节奏,于方寸之间合力演绎出鲜活无比的百态人生,引得观众拍手叫绝、再三回味。

演好皮影戏需要扎实的技艺,而演“活”皮影戏却是个功夫活儿。在济南皮影戏第五代传承人李娟心中,让皮影戏“活”起来的难点在于“一人饰多角”、“学男变女”的表演形式,而这也恰恰是济南皮影戏富有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济南皮影戏展示区

济南皮影戏展示区

为了让济南皮影戏走进群众、走向世界,李娟怀揣“木兰心”,传承接力棒,以青春元素赋予其出彩亮点,以“皮影+”模式助力其推陈出新。“我期待皮影能成为融入生活的工具,而不是束之高阁的藏品。”李娟满怀憧憬地说。(任昕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