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刊《支部生活》主办

传递中央和省委声音的重要喉舌

联系基层组织和党员的重要桥梁

交流和展示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观察当代山东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山东党建网
微信
手机版

渔鼓声声吟乡情

来源:山东《支部生活》2025-02-19

渔鼓戏剧照合集

“渔鼓咚咚,渔胡高昂。”起源于1723年(清雍正元年)的渔鼓戏,是滨州市沾化区富国街道胡营村老艺人们独创的剧种。其唱腔曲调幽静,尾声帮腔委婉优美,十分悦耳动听,因而久唱不衰。

沾化渔鼓戏集渔鼓(道情)、地方歌舞、武术和渔民号子于一身,吸纳弋阳腔和其他剧种之优长,经历代艺人的提炼、加工和创作,衍化为以板腔变化为音乐体制的地方剧种。

2005年,为重新整顿班子,王春贞被全票推选为沾化渔鼓戏剧团团长。他决意带领剧团向综合性演艺团体转变,但随即而至的转型阵痛,让老演员们心生顾虑。

王春贞(右一)正在指导教学

王春贞(右一)正在指导教学

面对质疑,王春贞毅然承诺:“如果成功了,大伙儿受益;如果失败了,我一人负责,担负所有开销!”他一遍遍打磨剧本,一次次排练剧目,组织剧团主创人员与渔鼓戏老艺人同吃同住1个多月,收集了大量原始唱腔及口述笔记等珍贵资料,让剧团“火种”永燃不熄。

沾化渔鼓戏剧团始终坚持“要出就出精品”的创作理念,编排演出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艺精品,频频登上国家级领奖台。

渔鼓戏《煮海》剧照

渔鼓戏《煮海》剧照

大型现代渔鼓戏《煮海》,曾荣获山东文化艺术“优秀剧目”奖,该剧根据1944年鲁北盐民奋起抵抗日本侵略的史实编排而成,是戏曲舞台上首次呈现“盐文化”的剧目。《煮海》以“盐”为媒介将历史与现实串联起来,讴歌了沾化人民坚韧不拔的抗战精神和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深。

渔鼓戏《今夕何夕》剧照

渔鼓戏《今夕何夕》剧照

地方小戏《今夕何夕》亮相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该剧讲述了晚唐时期一对伉俪与一位意外闯入者的恩怨故事,通过“去留”、“福祸”、“杀救”、“生死”四折,带给观众“剧本杀”式的体验快感,引领观众在暗潮涌动的情节中体悟“人性向善”的本质。

渔鼓戏电影《枣乡喜事》剧照

渔鼓戏电影《枣乡喜事》剧照

中国首部渔鼓戏电影《枣乡喜事》,荣获第五届中国戏曲电影展“优秀戏曲电影”奖,该剧聚焦农村移风易俗,通过“农村喜事”这一小切口,展现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倡树了既体现优良传统又符合时代新风的新农村婚恋价值观。贾海宁  李秀玲  吴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