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刊《支部生活》主办

传递中央和省委声音的重要喉舌

联系基层组织和党员的重要桥梁

交流和展示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观察当代山东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山东党建网
微信
手机版

狗鱼跃动“热活力”

来源:山东《支部生活》2025-07-31

“一、二、三,起!”初夏时节,在郯城县郯城街道北墩村,正上演着一场丰收的好戏。随着巨大的渔网被缓缓拉起,活蹦乱跳的狗鱼在阳光下闪烁着银色光芒,养殖户们身着防水服,在鱼塘中穿梭忙碌,脸上洋溢着喜悦。

狗鱼属冷水鱼类,因肉质鲜美、刺少、营养价值高而闻名,销售前景良好。多年前,养殖户臧恒平从新疆引进狗鱼进行试养。这种鱼偏好清澈、低温且溶氧量高的水域环境,但北墩村的初始水质与这一要求相差甚远。

由于缺乏专业监测设备,村里鱼塘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逐渐积累,鱼苗出现了严重的应激反应。为解决水质问题,臧恒平修建标准化鱼池、使用增氧机等,为狗鱼创造了一个仿生态环境。经过多年努力,“西鱼东移”初见成效。

臧恒平在捕捞狗鱼

2024年1月,临沂市财金大学生科技创新园有限公司消防部主任王恒晓肩负重任,来到了北墩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面对养殖规模扩大难的问题,王恒晓并不气馁,他坚定地表示:“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王恒晓的带领下,村里组成了“研究攻关小组”,组团北上学习考察。考察中,他与技术人员深入交流,仔细观察换水管、调温控等操作细节,并详细记录关键参数。

回村后,王恒晓直接将办公室“搬”到了鱼塘边,带人挖深鱼池,白天每隔2个小时测溶氧量,半夜摸黑调水流。

王恒晓(左)在了解狗鱼养殖情况

日复一日的努力,打破了狗鱼低温养殖的限制,村里先后建成节水节电鱼池9个,狗鱼在北墩村的鱼塘中尽情游动。

养殖户在捕捞狗鱼

如今,北墩村完成了从传统渔业村庄到特色产业强村的华丽转身,冷水鱼养殖产业由“单打独斗”变为抱团经营,村集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养殖户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狗鱼不仅跃出了乡村振兴的新活力,更跃出了北墩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北墩村党支部书记臧龙说。(张春雷  杨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