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朱书记“炼”成记
从繁华都市到广袤乡野,朱静儒用脚步丈量民情,以汗水浇灌希望。从初出茅庐的毕业生,到备受赞誉的社区书记,再到如今的共青团济南市济阳区委副书记,她将青春的热血倾注于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
一个小丫头能干啥
2018年是朱静儒参加工作的第4个年头,这一年,她被任命为济阳街道雅居园社区党委书记。初上任时,她面对的不仅是繁重的工作任务,还有居民的质疑,“20多岁刚毕业,这么一个小丫头能干啥”“社区人杂事多,时间长了她肯定吃不消”。然而,朱静儒用实际行动,给出了最有力的回答。
要想得到居民认可,就得走到居民中间去。每当来到一个新的社区,她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基本情况,挨家挨户走访。没有加班费,也没有硬性要求,她每天比别人多工作2小时,有时连自己的孩子都顾不上。有人问她:“你傻不傻?”她说:“干基层工作就要甘愿当‘傻子’。”
在一次走访中,她发现一位老人因长期独居,常常错过饭点,下午3点才吃上一碗白面条,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儿,却让她一直记在心里。于是,她推动建立了社区食堂,组建“敲门嫂”志愿服务队,专门为老人提供送餐服务。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老人的吃饭问题,也赢得了居民的信任和认可,“小朱书记”这个亲切的称呼,也是从那时开始叫响的。
小朱书记点子多
“别看小朱书记年轻,可她点子多,帮我们解决了好多难题。”社区居民对朱静儒的“好点子”赞不绝口。
创城工作伊始,朱静儒首先瞄准了居民楼的楼道。老城区的楼道内摆满杂物,既不安全又影响美观,朱静儒想方设法让楼道变得干净亮堂起来。她带领网格员、楼道长们挨家挨户地跑,劝这家清理垃圾,帮那家腾挪沙发,“跑断腿、磨破嘴”成为朱静儒和同事们的常态。
有一天晚上8点多,朱静儒带领同事们清理舜怡佳苑小区楼道时,发现一辆3天前就被贴上移物通知的废旧自行车竟然还停在原地,朱静儒刚准备将其清理到车棚里,居民王大爷走了下来。
“你们要干什么?”
“大爷,这是您的自行车啊,看这厚厚的锈迹,应该也没法骑了,我们先帮您搬到车棚里吧!”
“谁敢动我的自行车试试!”
说完,王大爷一屁股坐在了自行车前面,怎么劝也不肯挪开。眼见聚集的居民越来越多,朱静儒耐心地对大爷说:“王大爷,今天我们不动您的车子了,您先回家,别伤着身体。”在从社区回家的路上,朱静儒想到,王大爷不是不想配合工作,只是实在舍不得扔掉它。
那天晚上她翻来覆去地想,废旧自行车只能扔了当废品吗?可不可以把它们变成小区里的装饰品呢?说干就干,朱静儒立即开始在网上搜索自行车变身工艺品的精美图片,第二天拿着照片找到了王大爷。“王大爷,您的自行车不卖也不扔,咱就摆在小区里。”这一次,朱静儒看到了王大爷脸上的笑容。
为了节约成本,朱静儒自己动手画了设计图,并找了一位电焊工按照她的思路将小区里的废旧自行车“改头换面”。就这样,废旧自行车变废为宝,一件件富有创意的工艺品做成了。如今,王大爷把自己种的花摆在了车筐里,小区里的居民争相给花浇水,大家动起来了,环保干净的文明楼道建起来了,整个老旧小区焕发出勃勃生机。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朱静儒通过“众筹众治”的方式,为社区居民修缮破损道路、粉刷墙面、安装电动车充电桩;在社区推出“延时服务”,满足群众错峰办事的需求;在社区建立“五点半课堂”,填补家长下班前、孩子放学后的“管理真空期”……一桩桩、一件件,朱静儒总是在思考那些为民爱民的好点子,将事情办到居民心坎上。
小朱书记是能人
2021年,朱静儒调任仁风镇党委副书记,开启了服务乡镇的新征程。朱静儒说,乡镇与社区工作不一样,她刚上任不久,就收获了一次难忘的历练。
那时正值元宵节,朱静儒组织镇上的女职工为大家包水饺,本是热热闹闹的好事,包水饺的、吃水饺的都很高兴。她还带领着志愿者为村里的“五保户”送去了水饺和汤圆。活动组织成功,让朱静儒很有成就感。
然而,一个月后的一天,一位年长的村党支部书记跟朱静儒聊天时说道:“朱书记,上次元宵节活动搞得不好,太形式化。兴师动众地去人家家里就送一碗水饺,人家会说咱摆‘花架子’。”老书记直言不讳的批评顿时让朱静儒面红耳赤,内心五味杂陈。
朱静儒说:“老书记的话真是给我敲了个警钟,我那时还自我感觉良好,没想到工作思路都偏了。乡镇工作面向的是村民而不是城市居民,乡镇有自己的文化习俗,我不能带着老思路干新活啊!”
“也是从那天起,我的心静下来了,心气沉下来了。”朱静儒眼神坚定,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信心满满的午后。
“乡村不等于‘土’,乡村同样可以很精彩。”胆大心细的朱静儒决定在这里好好干一番事业。她带领仁风镇成功申报省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争取到5400万元财政资金,实现了乡村振兴类大项目的突破;她积极推动第十四届仁风西瓜文化旅游节在线上举办,助力完成西瓜销售额12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大幅提升,仁风镇焕发出新的发展活力。朱静儒用满腔热忱和实际行动,为这片土地的振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2024年5月,朱静儒调任共青团济南市济阳区委副书记,再次开启一段新的征程。在新岗位上,她密切关注青少年的需求,用心用情做好共青团工作。
从“中国好人”到“山东省三八红旗手”,再到“山东省先进工作者”,每一项荣誉都凝聚着朱静儒的汗水与心血,见证了她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初心与担当。如今,35岁的朱静儒已从一名基层“新人”磨炼成独当一面的“ 能人”,她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赢得了群众的赞誉。(苑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