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刊《支部生活》主办

传递中央和省委声音的重要喉舌

联系基层组织和党员的重要桥梁

交流和展示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观察当代山东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山东党建网
微信
手机版

李伟:从沂蒙山走出来的精神使者

来源:山东《支部生活》2025-04-25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这首传唱大江南北的《沂蒙山小调》,不仅唱出了沂蒙山区的秀美风光,也唱响了这片红色热土上的精神丰碑。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有一位沂蒙精神的传承者与践行者——李伟。

他是“沂蒙精神百校行”志愿宣讲团的团长,带领团队走遍全国高校,将沂蒙地区的红色故事讲给万千学子;他是蒙阴县微梦想公益协会的会长,用爱点亮他人的希望;他更是一位精神使者,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与担当,让红色基因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芒。

李伟在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宣讲

初心
来自于沂蒙的使命感

“大学生活悠闲自在,为什么下那么大功夫宣讲沂蒙精神?”面对记者的提问,李伟微微一笑,眼神中透出一丝坚定与感慨。他回忆道:“2014年我刚上大学时,老师在班会上要求同学们轮流进行自我介绍。当我说自己来自临沂时,有的同学开玩笑说‘你的老家是不是有些落后啊’,虽是玩笑话,但我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诧异和愤懑。提起临沂,同学们首先想到的不是红色革命精神,也不是战士们的英雄事迹,而是我们那里比较落后。那一刻,我心里有些羞愧,但更多的是不甘。我意识到,沂蒙精神——这片土地上孕育的伟大精神竟被如此忽视。于是,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沂蒙的红色精神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它的真正意义。”提到发起宣讲活动的初衷,李伟滔滔不绝。

下定决心、说干就干是李伟的鲜明特质。但是找谁干?谁会干?谁能干好?李伟一下就想到了自己的微梦想公益协会。

微梦想公益协会是李伟在2011年创办的公益组织,那一年,李伟还在山东省蒙阴第一中学上高中。因看到电视新闻中贫困地区儿童的艰难处境,他深受触动,毅然发起成立了微梦想公益协会。

微梦想公益协会一开始由高中生组成,规模最大时达到500人。协会的志愿者们定期组织爱心捐赠活动,将物资寄给贫困地区的困难儿童。协会创办以来,李伟带领志愿者们共举办公益活动1000余场,捐款数额达几十万元。

因此,再次“创业”时,李伟第一时间想到了这群可爱的同学们。他们热爱公益、具有奉献精神,并且都来自沂蒙地区,具有传播沂蒙精神的动力和劲头。

果然,当李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志愿者们反应热烈,争先恐后地报名加入宣讲活动。“我们从高中时期就一起做公益,完成了很多不敢想象的事情。我相信他们,他们也相信我。”谈起这些志愿者,李伟露出了骄傲的神情。

2016年,李伟从微梦想公益协会的志愿者中精心选拔出100位优秀成员,发起了“沂蒙精神百校行”活动。他们满怀热情,带着对沂蒙精神的深刻理解与真挚信仰,踏上了传播红色文化的征程。

成长
在挑战中前行

活动初期,团队面临着缺乏经验、资源有限、不被理解等重重挑战,但李伟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像一群不知疲倦的播种者,一路披荆斩棘,将沂蒙精神的种子播撒在大学生的心田。

“起步阶段,我们既没有名气,也没有专业的宣讲队伍,很多学校对我们的宣讲活动并不感兴趣,这是最大的困难。”李伟回忆道,尤其是外省的学校,他们的态度非常直接:“我们有自己的红色精神要传播,为什么非要听你们的?”

面对质疑,李伟有些窘迫。“对啊,为什么非要听我们的?那时我们仿佛只有一腔热血,很多工作还没有往深处走。”李伟自问自答。在学校吃到“闭门羹”后,李伟带着志愿者们回去重新调整宣讲方案,将沂蒙精神的起源、精彩故事、现实意义一次次地进行复盘。“要想说服学校,我们首先要对沂蒙精神有坚定的信仰。”李伟说。于是,他带领队员们先从老师入手,打动了老师才能进入校园。

但进入校园并不意味宣讲就有了效果。志愿者们满怀热情地在台上宣讲,但台下总有学生在睡觉、打游戏。不服输的李伟在现场做起了调研:“同学,这场宣讲你听了感觉怎么样?”“同学,今天的故事对你有触动吗?”

“故事有些单调,希望能更丰富些。”“全场都是在演讲,和上课一样,要是有音乐或者舞台剧就好了。”……同学们直言不讳的反馈,为李伟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改进思路。

下场之后,他们马不停蹄地搜集史料素材,一遍遍地修改演讲稿,甚至拿起摄像机拍摄纪录片、微电影。没有专业的宣讲培训,李伟就给他们进行指导。有的志愿者上台容易紧张,他便耐心开导,“要是上台紧张了,你就使劲盯着最前面看”;有的志愿者讲话生硬,他便走上前示范,“讲故事的时候要有代入感,你把自己想象成陈若克(在沂蒙地区牺牲的抗战英烈)”……

李伟带领这群年轻人用尽浑身解数,不辞辛劳地奔走,不厌其烦地讲解,只为将沂蒙精神的种子播撒到更广阔的天地。他们互相鼓励,彼此支持,在一次次宣讲活动中不断成长,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精神传播”的战役。

绽放
让精神之光闪耀

终于,在2016年年底,李伟他们的宣讲活动引起了临沂市有关部门的注意。在一次临沂市组织的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中,一位领导将李伟单独留下,问他:“小伙子干得不错,除了公益协会之外,我知道你还带头发起了沂蒙精神宣讲活动,你给我讲讲你们都干些什么?”

“当时我特别激动,领导留下我聊了很长时间,并且主动加我微信,说以后可以定期去找他汇报宣讲活动的进展情况。”李伟说,他按捺不住高兴,马不停蹄地告诉成员们这个好消息。“他们比我更兴奋,感觉自己被认可了。”

这一认可为宣讲活动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在此基础上,2017年,“沂蒙精神百校行”志愿宣讲团正式成立,随后,宣讲团的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李伟作为领头人,带领宣讲团成员马不停蹄地奔赴全国各地,辗转于各大高校之间。他们的行程排得满满当当,几乎每个月都要完成20场宣讲,任务繁重却从未有人退缩。

在李伟的带领下,宣讲团的规模逐渐壮大,先后有500多名宣讲员加入其中,成为传播沂蒙精神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70多个城市,走进360多所高校。截至目前,宣讲团已累计开展600余场宣讲活动,每一场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与汗水。

功夫不负有心人,“沂蒙精神百校行”志愿宣讲项目凭借其深远的影响力和社会成效成功入选“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团长李伟先后获得“山东省道德模范”“山东好人”等荣誉称号。

当记者问李伟“你对沂蒙精神的理解是什么”时,李伟斩钉截铁地说:“我认为是奉献!‘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内涵丰富而影响深远。在新时代,我们宣讲团的目标就是为了社会更加美好而奉献!”(苑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