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山东省委机关刊《支部生活》主办

传递中央和省委声音的重要喉舌

联系基层组织和党员的重要桥梁

交流和展示工作经验的重要平台

观察当代山东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山东党建网
微信
手机版

串起教育发展“同心圆”

来源:山东《支部生活》2025-05-12

近年来,青州市扎实推动党的建设与教育发展同频共振,探索构建起公民办联建、城乡联建、跨区域联建的“党建融合共同体”发展新模式,串联起教育发展的“同心圆”。

在实干创新中“破题”

民办学校是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如何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在青州市委教育工委领导下,25个“党建融合共同体”应运而生,通过党建“红色引擎”,各成员单位打破条块桎梏,充分发挥自身领域优势,共同攻克教育发展难题。

公办学校青州市宏远学校与民办学校青州中学“党建融合共同体”就是其中之一。两校党支部建立起“2134”党建工作模型,通过“思政大教研”“共上一节思政课”等线上线下融合的形式,广泛开展“书记讲党课”“国旗下讲话”等主题活动,探索形成多层次、立体式的共建模式。

如今的青州中学,党建文化渗透到校园的红色广场、励志长廊、文化墙等角落,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教育和熏陶。

在激发潜能中“解题”

“同学们好,我们又见面了。今天的学习内容大家有没有提前预习?如果预习了,就在屏幕上打出‘1’。”不久前,一场“云上科学课”在青州市实验小学和青州市经济开发区小学之间展开,随着山东省优秀教师、潍坊市学科育人能手董路明老师的提问,滚动字幕接连出现同学们的回复,课堂互动不断,气氛热烈。

师资力量不均,教学水平不齐,一直是影响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大问题。借助青州市智慧教育云平台,青州市各城乡学校定期组织党员骨干教师以“同课异构+问题研析”的方式上好视频展示课,农村学生可以听到名师的优质课,不同学校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学校下沉。

如今,青州市各中小学校通过党组织共联共建,8处领航书记(校长)工作室、35个义务教育合作共进联盟组、13个学前教育城乡发展联盟共同体应运而生,2000余名教师“云上”集体备课、研课,推动解决薄弱学校教学质量与课程设置滞后等方面难题100余个。

在领航逐梦中“答题”

“同学们在给屏幕前的消费者介绍产品时,一定要和消费者产生‘共情’,这样效果才会更好。”走进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实训基地,2024级电子商务班的同学正在直播间里推广山楂制品。直播间外,学校校长齐立伟不时与老师探讨问题,并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

“近期,我们将到重庆市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互访,对党建共建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探讨。”齐立伟所说的“互访”是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党委与重庆市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党委“党建融合共同体”的规定动作,自两校党委签订“党建融合共同体”合作协议以来,这一跨区域“互访”已经开展了很多次,不仅促进了合作双方党建特色化发展,还加强了校际管理经验交流。

从党建品牌打造到思政铸魂育人,从教育教学改革到职业人才培养,“党建融合共同体”在凝聚学校党组织合力、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上效果显著,重塑了青州教育新生态,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于妍  于化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