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工作法架起党员连心桥
青岛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全力推进“双六好”党支部创建,先后印发《军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强基提能”三年行动方案》和《党务工作手册》,各党支部积极响应“政治引领有高度、组织凝聚有温度、作用发挥有力度”的“三度”工作法,全面推动支部建设。
胜利花园第一党支部是践行“三度”工作法的生动缩影。该支部现有军休干部党员31人,平均年龄80岁。在党支部书记刘国全及支部委员等人的团结协作下,支部着力夯实“组织设置好”“班子建设好”基础,创新建立“党员大会定方向、党小组会深研讨、支委会抓落实”的高效闭环工作机制。
面对军休干部普遍高龄的实际,确保学习不掉线、关怀不缺位成为关键。去年,胜利花园军休干部党员学习室添置了新设备,党员可以利用“荣军智慧屏”、支部微信群等资源,构建起“线上+线下”立体学习网。88岁的老党员林明足不出户就能学习微党课,屏幕另一端,各军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同步领学;异地党员张贵硕坚持线上学习并每月提交思想汇报,诠释了何为“ 离岗不离党 ”、一个不掉队。
针对高龄、行动不便党员的学习需求,线下送学服务同样无微不至。东山第一党支部书记金峨木等人组成的东山服务站送学小队,顶着高温穿行于楼宇之间,只为将“红色学习包”与最新微党课送到几位无法外出的老党员手中。“这不仅是一份学习材料,更是组织温暖的牵挂。”军休干部李老感动之情溢于言表。对他而言,上门送学传递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组织始终如一的关怀。
为持续深化“三度”工作法,2025年,中心实施党建引领“三强三优三创”行动,着力构建常态化、规范化、精准化长效机制,确保军休干部在思想学习、生活关怀、精准服务上实现全覆盖。各党支部严格落实组织生活与“党员积分制”,将日常表现、活动参与纳入量化评议,涌现出一批老有所为的“荣军‘银’领”。
当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起“荣军居”捐款倡议后,同和路服务站8号楼党支部书记符德存带头响应:“这些遇到困难的老兵曾经为国家作出贡献,我们应该义不容辞给予帮助!”在他的带动下,短短5天内就有200余名军休干部党员捐款近10万元。
为了更好地组织引导军休干部发挥优势特长,中心成立了军休干部关工委和10支“荣军‘银’领”志愿服务队,招募200余名成员,开展红色宣讲、拥军支前、义诊咨询等志愿服务,为军休干部搭建了作用发挥的广阔平台。
在军休干部基层治理志愿服务队队员刘海军看来,每一次服务都是对战友情谊的守护:“在体检保障工作中,大家认真负责,只为给战友们筑牢健康防线。”他在志愿服务交流群里的感言,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红色的流动课堂、体检现场的“专属陪同”、珍贵史料的捐献者和接地气的老兵义务理发师……这些鲜活的画面,无不彰显着军休干部党员绽放的银龄光芒。
“三度”工作法正如一座坚实的桥梁,让信仰的力量在银发间传递,让组织的关怀在细微处流淌,谱写着青岛双拥传统的新篇章。(青岛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