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进小区 治理提效能
近年来,费县着眼提升小区治理效能,聚焦政治引领、精细治理、为民服务三大功能,坚持“有事找支部”导向,大力推进小区党支部实体化规范化运行,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筑台搭架,让支部建起来
健全完善组织架构。坚持“支部建在小区上”,将178个城市小区划分为287个网格,按照每个小区党支部覆盖不超过5个网格的要求,成立小区党支部67个,实体化运行率、书记专职专干率均达98.5%。
配强小区自治力量。以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为抓手,统筹社工、网格员等人员力量,以岗定责,各司其职;注重在楼长、小区治理能人中培树党小组长、党员中心户,充分凝聚小区治理队伍合力。
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小区居民党员直接管理、在职党员双重管理、离退休党员接手管理、流动党员协助管理”四种模式,一类一档,多形式搭建作用发挥平台。实行发展党员计划单列,推动党组织在小区“生根发芽”。
定责赋能,让支部实起来
强化实体运行“制度支撑”。印发《费县小区党支部实体化运行管理办法》,从组织建设、议事规则、组织生活等方面建章立制,坚持小区重大事项“支部先议”,赋予小区党支部评议物业企业、指导业委会运行等权力,为小区党支部由“虚”转“实”提供制度支撑。
强化星级管理“引领支撑”。聚焦组织建设规范化、党员管理精准化、党建联建制度化、党建阵地标准化、便民服务项目化“五化”目标,对全县小区党支部“评星定级”,评选五星级党支部20个,示范引领小区党支部正确履职、规范运行。
强化为民服务“载体支撑”。实施“小区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制定政策宣传、协商议事等12项指导性服务清单,确保小区党建“干有路径、行有方向”。累计开展“趣味运动会”、公益集市等特色活动360余场次,居民获得感、满意度不断增强。
多元保障,让支部强起来
加强经费保障。构建党费补助、财政支持、社会筹集、社区补充多渠道投入的经费保障机制,每年对四星级及以上党支部配套2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运行经费,让支部“有能力办事”,实现经费使用规范化、运行效能最优化。
夯实阵地保障。以“品质社区·幸福家园”建设为抓手,实施小区党群服务站迭代升级行动,通过协调、整合、共用、新建等方式,盘活小区服务阵地123处,新建扩建26处,持续扩大党建阵地功能板块,有效发挥睦邻集聚效应。
优化服务保障。发挥小区党支部核心引领作用,广泛吸纳物业、社会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力量,打造党建共同体,开展“流动茶座”、“民情恳谈会”等62场次,通过支部提、多方议、集体决、群众评“四步走”,解决环境卫生、停车管理等反映强烈的问题800余件。(侯天雨 刘增龙 杜露平)